第134章 靈獸姐妹

熱度來得比艾嫻預設的還要快,四十分鐘的直播回放上傳沒多久,就有艾嫻的粉絲截取了回放中季思情拆障礙墻、撬鐵門、艾嫻徒手爬樓的片段出來做成短視頻,發到了小紅薯、顫音、滿手、宅站等平台上。

到中午,就有幹自媒體的工作室發現了“怪力女強拆”、“美妝博主蜘蛛人”這倆剛剛興起的熱點,立即開啟“拿來主義”大法,把艾嫻的粉絲們做的短視頻剪輯到一塊兒,用AI配音搭上解說詞、再配上個足夠“震驚部”的標題,用自家養的主播賬號同時發布,迅速占領各大平台。

自媒體工作室和單幹的散兵遊勇不同,一次性養成百上千個主播賬號,哪個賬號火了就集中流量資源推哪個,主打的就是一個廣撒網;當然缺點也就是有的,那就是發布的視頻往往多而不精,還經常跟智障似的說車軲轆話,精品率遠不如艾嫻這種貫徹心血養號的單人主播。

但再怎麽質量拉跨,只要蹭熱點夠及時,工作室的主播賬號還是有一定概率養出頭的……就像這次,艾嫻的粉絲們剪輯的視頻因為沒啥節奏也沒旁白介紹的關系,並沒引起多大的水花,反倒是工作室跟批發一樣滿平台撒網的AI配音短視頻一炮而紅,一發布就引發了大量關注。

工作室養的賬號喜獲海量流量,艾嫻的粉絲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下午兩點,艾嫻再次開始直播時,直播間的人氣一口氣沖到了平台前十,幾乎給置頂在了網站首頁……

馬家關鎮,是一座距離貴安市直線距離約六十多公裏的小鎮,常住人口二十來萬,因為離省城近、早些年貴安市大搞城建工作的時候遷了幾個廠過來,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讓馬家關鎮的經濟發展得還算不錯。

農歷新年前夕,馬家關鎮上辦起了大集,集市從客車站外面的小廣場一直延伸到出鎮的馬路上,道路兩側擺滿了賣年貨、山貨、廉價羽絨服、大紅大綠的床單被套、回收翻新的棉被、兒童玩具、小百貨等等商品的攤位,在攤位前流連不去的趕集鎮民鄉民把四車道的大馬路堵得水泄不通。

進出鎮子的老城門附近,前面是馬路,後面是住在不遠處的村民種的菜地,雖已是寒冬臘月,但因為G省的冬天不像北方那樣嚴酷的關系,菜地裏那些沒收完的菜並沒有枯黃,依然青翠。

一高一矮兩名女子站在菜地後方田埂上,默默注視著大馬路上密集的人群。

這兩個女子穿著上並不像狐狸精吳四郎那麽招搖,也不像水鬼王六剛醒來時那麽難民,兩人都普普通通地穿著現代服飾,看上去與趕集的民眾並無太大區別。

唯一比較顯眼的是……她倆的衣物似乎都不大合身,高的那個身上那件絨毛外套袖子短得手腕都露在了外面,矮的那個牛仔褲的褲管挽起了好幾層還是松松垮垮的。

兩人盯著集市看了好會兒,面上有些好奇、向外,但卻似乎顧慮著什麽,並沒敢貿然靠近,只站在哪兒遠遠觀望。

“一個劫數的功夫,人間變得可真多。”矮個兒女子盯著集市上特意打扮過的女性看了好會兒,小聲道,“咱們閉關前,這周圍數百裏內明明還渺無人煙的,如今都有這許多人了。”

高個兒女子的眼睛也盯著那些穿金戴銀、臉上帶妝的返鄉過年的年輕女性,嘴裏只道:“五百年歲月滄海桑田,有些翻天覆地變化倒也不出奇……姐姐你看,那女子戴的首飾真好看。”

“哪一個?”

“頭發黃黃的那個。”

“啊呀,著實好看,好圓潤的珍珠項鏈,好大塊的紅寶石,那女子莫不是哪個高門大戶的千金?怎的連個下人都不帶就往這麽多人的地方擠,那頭發顏色也是奇形怪狀的……”

她兩個明明離大馬路有百多米距離,眼力卻厲害到連路人戴的項鏈都能看清……也是旁邊沒有人能聽到她們說話了,不然非得發現這兩人的怪異處不可。

隔著菜地遠遠觀望了大半個鐘頭,這兩人終於按捺不住,一個拉著一個的手,沿著小路小心翼翼地走到馬路上來。

馬路邊全被攤販占領,好在如今做趕集生意的人還沒公德心差到不讓人通過的程度,攤位之間是有空隙的,能容她兩個穿行。

試探著混進集市裏的兩人,眼睛和鼻子很快就都不夠用了……行人佩戴的首飾,攤位上琳瑯滿目的小商品,還有小吃攤上飄過來的種種食物香氣,都讓這兩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高個兒女子不止細心,定力似乎也是兩人中比較好的那個,當矮個兒女子沒擋住誘惑走向一家賣義務小商品的攤位時,她使勁兒拽住了同伴。

矮個兒女子回頭,讓妹妹看她捏在手裏的銀簪……她實在是忍不住,就算拿自己的首飾去換她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