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嬰鬼

十月十九日,周三。

季思情一早起來,先騎著小電瓶去北郊老煤渣廠附近的新分部報道。

新分部這個位置吧……哪怕大白天裏公路上也是看不到幾輛車的,更別提看到活人了;季思情一路騎著小電瓶穿過爛尾別墅區,甚至還看到了草叢裏遊蕩的野雞。

七部征用的這棟查封酒店一共有兩棟建築,主樓裝修齊全,通上水電就能用。

一樓大廳仍然閑置,只有個進出和發卡的功能,季思情在一樓打了卡,乘電梯上到二樓外勤辦公區,跟呆在值班室玩了一晚上農藥的武嘉交接工作。

大多數情況下,七部的夜班值班工作其實很輕松,只要呆在二樓任意一個連接了監控器的房間裏,“城隍”系統警報響了能及時查看情況、判斷是立即聯系外勤還是只做記錄就行。

“昨晚上城隍老爺亮了兩次紅燈,一次是半夜三點十五的時候提示慶安區武當山路某個小區,還有一次是淩晨五點左右的時候東明區東郊甘河村二組附近。”武嘉哈欠連天地道,“兩次都只亮了一顆燈,我就沒打攪你們休息,回頭你們自己看看情況去。”

“行,我記下了,你去休息吧。”

武嘉去樓上分給他的休息室補覺,季思情便開始做她的例行檢查工作。

嗯,其實也就是檢查一下放置城隍系統服務器、放置重要設備的各個房間有沒有進過老鼠或蟲子之類的……新分部這邊自然生態恢復得太好了,之前值班室還爬進過一條菜花蛇來。

把二樓辦公區所有房間都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小動物入侵,安姐和老魏也來上班打卡了。

“喲,小季,你是每天都提前來報道啊。”安姐拎著袋包子豆漿上樓,看見季思情都已經在拖走廊上的地了。

“我年輕嘛,勤快點是應該的。”季思情嘿嘿一笑。

安姐每天給幾個人帶早餐,分了季思情兩個大肉包、一杯手磨豆漿,老魏停好車上樓來,也拿了一份兒。

嵐山農莊事件過去好幾天了,季思情還惦記著被卷進去的趙樂樂、周程程他們,啃完了肉包便道:“安姐,總辦下來的工作組掃尾工作搞完了嗎,我啥時候能去探望探望我那幾個朋友?”

“哪有這麽快的,心理幹預至少一周起,你就別心急了。”安姐揮手道,“現在人都全隔離在療養院裏的,你可別去添亂啊。”

“……哦。”季思情弱弱地應聲。

季思情半只腳踏進的這份兒國家編制,最頂頭的領導部門全稱叫做特別環境異常災害管理局,簡稱特管局,直屬國院。

特管局內設三大機構,分別是總辦公室(簡稱總辦),科研所,和第七類災害處理對策部(簡稱七部)。

嵐山事件親歷者人數太多,超過了七部分部的能力範圍,掃尾工作便交由總辦派出來的專門工作小組負責。

而這個工作組吧……往往由總辦那邊從別的國屬部門平調過來領導負責,啥背景的都有,能量也是說不出的神通廣大——至少把一百多號人全送去幹部療養院集中進行心理幹預這種大手筆,一般人可做不到。

跟老魏把實地調查預警地點的活兒分了分,季思情帶上裝著設備的工具箱,騎上小電瓶,嘟嘟嘟的出動外勤任務。

具有高能輻射檢測功能的“城隍”系統,發出的預警提示暫時分為兩個星級:

只亮一顆燈的話,意味著系統監測到的高能輻射程度不強、且時斷時續,來自較為微弱的高能體,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外部幹預,該高能體也會在七天內消失——類似於季思情最早最早看見過的那個被餓死的老頭鬼。

兩顆燈的話,情況就會有點兒嚴重了——這意味著城隍老爺監測到的高能反應是持續性的、不間斷的,引發預警的高能體很可能是具有一定危害性,必須盡快跟進調查、視情況進行幹預。

當初那具白毛僵屍,和遊樂園裏一起出現的小老頭鬼、蓬頭鬼,就屬於這一類。

限於目前的高能反應監測手段和“天眼”覆蓋範圍,正國目前只能對人口稠密地區進行二十四小時高能監控;建築建設設施不那麽完善、“天眼”不能覆蓋的地方,暫時就有些有心無力……

像是最早出現在九龍山保護區的畫壁墻人,就是靠林業局的領導反應及時、通知到位,季思情和老魏才能盡快趕到現場實施收容工作、避免了受損範圍擴大。

半小時後,季思情趕到了東郊甘河村二組。

看了眼這地方的建築格局,季思情頓時就有些頭疼……

從十幾年前開始,正國各地城市都先後開始搞城建工程,東明區就拆掉了不少老城區、改建成商場小區商業街,很是出現了一批靠拆遷發家致富的市民。

然後吧,也不知道是誰說東郊這邊要搞高鐵站、政府要開始大面積拆遷,這附近的村民就來勁兒了,拼命的擴建老房子、加蓋新房子;季思情還在讀高中時,都聽說過甘河村這邊的本地人為了搶占公共道路擴建房屋、搶占宅基地拉幫結派的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