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好棍!

東郊大龍潭,全稱是大龍潭城市露營基地,是個青山環繞中的天然湖泊,距離城區約十公裏遠。

這片地兒在季思情讀高中的時候還是片標準的荒郊野外,只有釣魚佬和遊野泳的人偶爾會來拜訪。

近幾年精致露營概念在城市青年中漸漸流行開來,附近龍潭村村子裏的村幹部發現商機,帶動村民把這龍潭湖周邊環境打理了下、清理出片比較平整的湖畔坡地,就掛牌做起了城市露營的生意。

季思情高中的時候跟範舟兄妹和幾個同學來大龍潭遊過野泳,還記得路線;在步行街夜市買齊客戶點名要的燒烤、啤酒飲料,便騎著小電瓶,嘟嘟嘟地出了城區。

沿著省道騎了二十多分鐘,拐進村道又騎了幾分鐘,季思情來到一處山谷前。

與當年讀書時來玩看見的山谷相比,這地兒明顯經過人工開發,山谷旁邊修了個停車場,谷口掛了個“城市露營基地”的鐵牌牌、修了個鐵門,旁邊還建了座小平房用來收門票、租售燒烤帳篷等露營工具。

此時已是深夜十二點,看門的人已經收工回家了,鐵門鎖著不讓車進,旁邊倒是留了個能容摩托車進出的小門——這地方畢竟是打開門做生意的,沒有許進不許出的道理。

季思情騎著小電瓶鉆進小門,開著車燈沿小路騎了兩分鐘,遠遠便看見了湖畔亮著燈的一溜兒露營帳篷。

“找到了。”

季思情把電瓶車停在小路邊,拎著打包好的燒烤酒水往湖畔走。

這片兒露營區圈在湖畔邊養護得很茂盛的大片草地上,面對湖泊背靠青山,周圍是與青山連成一體的蒼翠密林;周邊環境、氛圍啥的都挺幽靜,確實很有那麽幾分遠離城市喧囂沉浸大自然的意思在,對現在的城市文藝青年挺有殺傷力。

不過對於在小鎮上長大的季思情來說嘛……她是真不明白跑到野地裏來搭帳篷睡覺有什麽樂趣,在自個兒家裏睡覺不香嗎?

別的不多說,光起夜都不方便!

心頭嘀咕著“城裏人真會玩”,季思情掏出手機,一面走,一面給客戶發消息:“我到了”

消息發送失敗,仔細一看,原來是沒信號。

“……有錢了得換個好點兒的手機了。”季思情沒多想,收起手機繼續往帳篷區域方向走。

她這手機是兩年前買的雜牌機,優點是續航特別強,耐摔扛造;缺點是內存低、速度慢,裝個微信就占了90%的內存,在城區以外的地方信號接收功能會比較差。

又走了幾步,季思情的腳步不由得放慢了下來……

這片露營基地精心養護過的草地確實挺寬敞的,下了小路還要走上百多米才能到湖邊。

此時,她距離湖畔邊那十幾座錯落分布的帳篷,還有六十多米遠。

這麽近的距離,又是在這麽幽靜的環境裏,季思情不僅沒有看到半個人影在帳篷區裏活動,更沒聽到半點人聲。

大半夜的還要從城區裏喊跑腿送燒烤啤酒的年輕人,在這種並不擔心會吵到人的地方,會這麽安靜乖巧、都窩在帳篷裏不動彈?

她讀高中時和範舟他們去農家樂聚餐,一群學生娃都鬧騰得讓店家來回提醒好幾回、別吵到隔壁院子的客人了!

季思情本能地覺得有哪裏不對,謹慎地停下腳步,站在原地觀察。

帳篷區中亮著好幾盞充電露營地,其中幾座帳篷裏的頭燈也是亮的,並不缺乏光源。

離季思情這個方位最近的四座圍在一起的帳篷,中間搭了個戶外天幕,從季思情的位置能看見戶外天幕下擺著便攜桌椅,方桌上放著盞露營燈,桌上似乎還擺放了些飲料瓶、可樂罐和零食包裝袋之類的東西。

猶豫了下,季思情硬著頭皮又往前走了一小段路。

距離帳篷區更近一些,季思情看到……戶外天幕下,那張擺著露營燈的小方桌上,還擱著個手機。

季思情轉身就跑。

現在的年輕人是不可能輕易丟下手機的,上廁所都要帶著!

這地方絕逼出事了!

跑回小路邊,季思情一把抽出用鞋帶捆在車座上的木棍握在手裏,頓時感覺安心了不少。

又拿出手機看了眼,這破雜牌手機還是沒信號。

“沒信號能不能報警來著……等等,報警了要怎麽說,大龍潭露營基地這邊撞鬼了,露營的人都不見了,警察叔叔會信嗎?”

“龍潭村離這兒也不遠,要麽去村子那邊喊人?”

“等等,要是真有鬼的話,喊人來頂用嗎……要是反而害到來幫忙的人,那不就造孽大發了嗎?”

從沒遇到過這種兩難問題的季思情不由得焦慮起來,沒多會兒功夫就急出了一頭的汗。

一方面,從帳篷數量來看,除請她跑腿的四個客戶外還有兩夥同樣在這個露營基地遊玩的七、八個客人;十幾個大活人不明不白地沒了影兒,沒準兒這功夫正危在旦夕,誰遇到了都不可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