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納彩

納彩那日, 燕明靜這些已經出嫁了的女兒是不會回來的,須等到納征定親那日,才會來見見這個未來的妹夫。

燕明靜覺得, 這親事的確不錯,家世上,顧家雖不是世家,可顧太傅官居一品,在朝中說得上話, 日後顧言仕途比別人好走得多。

最主要的是顧言自己爭氣, 像明玉夫君, 也是自己爭氣。

想起路明峰, 燕明靜眼中光芒黯淡了些許。她的長子恒哥兒都八歲了, 跟路明峰這些年的夫妻情分淡了些, 但日子總得過下去。

這個時候就不免羨慕明蕎了, 命好, 有母親護著, 來正院之後什麽都順當, 和家中幾個兄長也親近, 肯定能一輩子安然無憂。

想起那次路明峰敬楚堪疑酒,借酒醉大鬧, 燕明靜現在在這群妹妹面前還有點擡不起頭來。

而燕明月燕明茹成親還沒幾年,夫妻間自然濃情蜜意, 至於日後如何, 兩人也說不準,但總歸記著日子是給自己過的。

燕明月只有燕國公府一個娘家, 那個白眼狼她早就忘了, 今年會試能考中算他本事大, 考不中,只能說是報應。

燕明澤是怎麽過的年,燕明月也沒想過,其他的幾人更未多問,總的來說,宴席上說說話,還算和睦。

今日,燕明蕎還跟著沈氏回靖安侯府了,三表兄很是殷勤,一直跟她說話,直到母親和舅母說她要定親之後,才慢慢不說了。

沈棹桉頻頻走神,大約是想對燕明蕎說什麽,但終是沒說出口。

楊氏一直都知道,小姑子不滿意自家兒子,可她想只要明蕎一日沒定親,自家兒子就有機會。

誰還沒有個犯錯的時候,這棹桉已經反省過知道錯了,和他表妹那邊已經斷得幹幹凈凈,為何就不能給個機會呢?

而且,這畢竟是小姑子的娘家,楊氏覺得,明蕎嫁過來跟來做她的女兒有什麽區別,這就是顯而易見的好處。

但現在明蕎要定親了,這就再無可能。

沈棹桉的確後悔,可後悔也沒有用,楊清怡那邊相中的沒成,這兩年一直黏著他,沈棹桉覺得,她和現在的自己也沒什麽區別。

如今明蕎表妹要定親了,他也該放下了。

明蕎很好,是他什麽都不懂,興許當初好好對明蕎,姑母會願意把明蕎嫁給他的。

中午母女兩人自是沒在靖安侯府留飯,燕明蕎還得回來看幾個姐姐呢。

而楊氏也不可能因為這件事就不和燕國公府走動了,如今燕國公府蒸蒸日上,幾個侄女兒的親事都極其不錯。而且明軒明燁也是舉人,明軒還考中了進士,日後必然有用得到的地方,自然要好好相處。

過了初二,燕國公府就沒別的事了,府上年前就打掃過,到如今依舊是幹幹凈凈的,哪怕顧家明日就登門,也絕對挑不出錯來。

而提親不過是兩家長輩見個面,說說話,都是相看好的,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但對顧家來說,就算知道提親燕國公府肯定應允,也得慎重待之。

初六一早,安陽侯夫人顧氏就拾掇好自己,然後坐馬車去了太傅府。她覺得真是難得,從前和太傅府就有個血親關系,可一點都不親近,到如今,竟然親近得不得了。

今年過年,顧言還來送節禮了,這就是要慢慢走動的意思。

雖然現在還沒有得到顯而易見的好處,但人總得往長遠了看。

而安陽侯夫人到太傅府後也沒多等,很快,陳氏和顧太傅就帶著顧言、顧家大嫂和顧綿出來了。身後跟著不少丫鬟小廝,或提或搬著匣子箱子,這乍一看去,東西還不少呢。

安陽侯夫人是嫁過女兒娶過兒媳的,自然知道這些是提親的聘禮。

有聘餅、海味三牲、大雁兩對、魚酒生果,四色糖、茶葉、芝麻,丫鬟捧著放聘金的貼盒,更有香炮鐲金,米二鬥,砂糖三斤二兩……

這麽一樣一樣地搬進了馬車裏。

這些是為提親用的,而非彩禮,若是彩禮,則是專給女方家的,想當初鎮北侯,光彩禮就是府上半數家產,皆是貴重之物。

彩禮也是等女方家點頭答應之後,再把那些在納征那日,送過來。

安陽侯夫人粗略看了一眼,東西齊全,丫鬟小廝都穿著喜慶的紅色。今日顧家人穿著都沉穩大氣,顧太傅一身深藍色常服,陳氏一身深紫色的綢緞冬衣,衣擺繡花,外面一個淺紫色的鑲兔毛鬥篷,發間兩根金釵,耳朵一對祖母綠的耳墜子,也上了妝。

顧家大嫂雲氏穿著亦是簡單大方,而顧綿,則是穿了過年的新衣,淡粉色,像是年畫福娃。

顧綿覺得自己這樣可好看了,母親說了,她喜慶就好了,見伯母多笑笑,能的話為兄長解解圍,就夠了。

至於顧言,穿著一身青色袍子,比其他人的衣裳看起來飄逸,雖然外面罩著鬥篷,可看著也不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