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鹹魚

◎如果這個人長年累月不著家,給她大把大把銀子花,那就更好了。◎

養在正院肯定比在梧桐苑好,做嫡女每月月例翻一倍,學的東西也多,單這些,就是數不過來的好處,還有看不見的好處,比如,出門參加宴會,府上姑娘多,自然先依著嫡女。

但也得問問燕明蕎,若不願意,沈氏不會勉強。

燕明蕎早就把李嬤嬤說的事忘光了,不過一想正院有好吃的,每日請安也不用走那麽多的路,便覺得比以前好太多了,“我願意!”

沈氏問燕國公,“公爺的意思呢?”

這事沈氏和燕國公商量過,不過在燕明蕎面前,還是得裝樣子問一問。

嫡女落水後身子一直不好,以後總得有女兒站出來,把燕明蕎養在正院也好。

燕國公道:“在正院要懂禮,孝順你母親,明白嗎?”

燕明蕎還是有點怕燕國公的,她點了點頭,“女兒明白。”

既然決定讓燕明蕎來正院,那也不必等到明日了,正院前兩日就收拾出來一間屋子,裏面東西一應俱全,讓下人把剩下的東西搬過來,燕明蕎也不必回去了。

年紀小,走那麽遠辛苦。

這孩子沈氏以前沒管過,特地把李嬤嬤叫來問了問。

吃食忌口、喜惡的東西,還有平日在梧桐苑做些什麽,沈氏問了大約兩刻鐘。

問過之後,原來伺候的三個人都留下來了,又撥了兩個年紀大些的丫鬟過去伺候,一個叫雪竹一個叫晴日。

林香林棗去搬東西,總共收拾了三個包裹,這麽一收拾,就看出燕明蕎的東西不多了。

等兩個丫鬟進了正院,雪竹晴日去外面候著,留主仆四人說話。

林香林棗心裏忍不住驚嘆,這兒的屋子比梧桐苑正屋更大,擺設更精致,兩人自然是願意燕明蕎來正院的,主子過得好,做下人的也跟著水漲船高。

李嬤嬤覺得不像真的,不停地在心裏念阿彌陀佛,一邊保佑五姑娘好好長大,一邊保佑二小姐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燕明蕎以為自己只是換了個住處,她對著更大更軟的床鋪說了一聲,“嬤嬤,這裏好大。”

李嬤嬤心說那可不,這個屋子比梧桐苑的大得多,被褥的料子也比五姑娘從前用的好。

妝台、首飾匣子,櫃子都是漂亮的黃梨木,雖然裏面沒有多少衣服。

李嬤嬤咽了咽口水,“是的,姑娘以後就不住梧桐苑了。”

誰能想到最不起眼的五姑娘搬進正院了。

李嬤嬤深知自家姑娘年紀小的耳根子軟,所以一定不給別人可乘之機。

在正院養著,如果姑娘表現的好,那過一陣子就被記到夫人名下,那以後就是國公府的嫡女了。

庶女和嫡女,一字之差便天差地別,庶女月例少一半,嫁人低一層,平日的衣服首飾也低一成,便是平日吃飯這種小事,嫡庶也有區別。

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兒啊,五姑娘以後有人護著了。

雪竹和晴日是夫人賞的人,沒一會兒就把賣身契送了過來,但對這兩個丫鬟,李嬤嬤還是十分客氣的。

李嬤嬤想過了,二小姐如今不在正院住,雖然此事因二小姐而起,二小姐也知情,但絕對不能得罪,還是小心本分著。

燕明蕎年幼,啟蒙又晚,如今由夫人教導,她萬不能添亂。

燕明蕎這就從梧桐苑搬到了正院,在香香軟軟的被窩了睡了一晚,次日一早,她醒了之後不見李嬤嬤,便自己從床上爬了下來。

在陌生的環境睡覺,燕明蕎忍不住找熟悉的人。

她連鞋子也不顧的穿,光著腳就往外跑,這讓匆忙進來的李嬤嬤嚇了一跳,忙把人抱了回去輕聲安撫著道:“姑娘可是忘了,已經搬到正院了,便不用早起去請安,可以多睡一刻鐘。”

燕明蕎點了點頭,又為難道:“可是嬤嬤,我睡不著了。”

李嬤嬤道:“那便在床上多趟一會兒,時辰到了老奴喊您。”

這一刻鐘雖然不長,可以後便知道用處了,多這一刻鐘,不僅不用走遠路,不想睡幹點什麽都好。

燕明蕎就這樣睜著眼躺了一刻鐘,到了時辰梳洗幹凈,便去給沈氏請安。

在國公府,燕國公的妾室和兒女每日卯時三刻要來正院請安。

燕明蕎不記得小時侯的事,但據李嬤嬤說,她不會走的時候,是被抱過來請安的,夫人重規矩,不能遲了。

但搬到正院之後,燕明蕎就可以晚起一刻鐘多。

以前她不喜歡下雨下雪的天氣,如今也不怕了。

等跟著李嬤嬤去正屋門口,已有不少人等著了。

一個個穿的顏色鮮亮。

等沈氏那邊收拾好,一群人進去請安,先是庶女們,然後才是府上妾室。

請過安沈氏也不為難人,放人回去,獨留燕明蕎用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