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特殊藥水(第2/2頁)

幾人都很意外,沒想到朱國政能一下子有方法解決,徐達遠盯著朱國政,那目光朱國政下意識退後一些。

“朱老你的意思是,只要方法得當,這些文件,可以恢復原本的狀態,是這個意思嗎?”

“理論上說可以,首先我去找那個文章,然後找到材料,嘗試進行恢復,我覺得這是可以做到的,但不敢打包票啊!”

此時胡老放下档案袋,又看了看這些文件的首頁。

“從字跡上看,這個【軍機、陸自文、電報】是左手鋼筆書寫的,字跡流暢,下方的幾個簽字,也都是不同人書寫。

根據‘陸、機、報’這三個字分析,這份電報書寫習慣的時間在1930-1940年,因為在1940年之後,劄幌文在書寫上,跟我們華文有些類似,字體有一部分進行了簡化。

至於這一份第十一綏靖區毀城計劃書,上面標注的年份在一九六六年三月廿日,雖然裏面繁體字很多,但有幾個字的應用習慣,保留了獨特特征。

我認為書寫的人學習了簡體字,但習慣上還是保留當年洋學堂的書寫習慣,比如廿、書等等,所以此人必定在建國前讀過書。”

徐達遠眯起眼,看了一眼胡老指出的幾個字,別說專業的就是專業的,一語道破關鍵。

這幾個字,上年紀的老人,確實容易寫繁體字。

但是這種特別的寫法,還是有所區別,尤其是這個書,下方與他們所熟悉的繁體書還是不同,下方的日字是豎起來的。

“按照胡老的分析,這個書寫的人,建國前就讀過書,而且是特殊身份,必定已經成年,那麽他在1966年的時候,至少四十多歲,太小無法保留原本的習慣,太老完全無法接受簡體字,是這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