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飼養

希爾諾從來堅信, 習慣具有最強大的力量。

他的友人們說他勤勉過了頭,這樣下去會損害身體;他遇到過的老師們稱贊他年紀輕輕便勤奮踏實,把努力做到了極致。

校園裏的其他學生們, 那些天賦出眾的同學們,到後期也隱約察覺到了他私下的努力,卻也未曾輕視, 甚至更加敬佩於他, 將他視作前進的動力、模仿的對象。

這是努力嗎?希爾諾更願意換另外一個詞,這只是習慣而已。

他所有優良的習慣,都來源於幼年時遇到的那個青年。

在他白紙一張的時候, 在他懵懂無知的時候, 那人教給他心無旁騖學習魔法的模板,身體力行地向他展現: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法師是如何練習魔法,從早到晚,手上交替持著法杖與筆記。

年幼的希爾諾每回找那個青年時,對方永遠在鉆研魔法。思考, 練習,創造,永不停歇。

哪怕心如死灰, 哪怕一心赴死, 哪怕握著法杖的手在顫抖, 哪怕施法力道肉眼可見的不完美。

這個人的心中只有魔法,這個人的生活裏沒有其他的任何東西。活著便是為了魔法,死前的最後一天也要在筆記上落下一生最後的魔法感悟。

青年的身影深深刻進他的腦海裏, 在他的心中, 學習魔法就該是這樣的態度。苦心孤詣, 一心求索, 拋棄功名利祿與世俗雜念,讓魔法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他一遍遍重復著青年練習魔法的樣子,專注的樣子,靜心的樣子。許多個日升日落,許多個春夏秋冬,這早已成為了他的習慣。

這不是咬牙刻苦,也不是痛苦付出——誰會認為呼吸是一種努力呢?

這份習慣讓他走到了很遠,這是尤珈老師賦予他的珍貴的習慣。

而如今,他要給予對方另一種習慣。

既然尤珈老師解不開過去的繩結,甚至還會笨手笨腳地越解越亂,那就別管那些東西了。

什麽過去,什麽繩結,既然會讓老師傷心痛苦,那就通通不需要,連一個眼神都別給,只需要被徹底隔離開。要是那些東西敢主動找上門,就得被他趕出去,處理幹凈。

尤珈老師的全部喜怒哀樂,都得經由他的檢查,只有安全的無害的情緒才能夠被允許產生。

而那些不安全的有害的情緒,他會找到汙染的根源,一個一個解決掉。

他要讓尤珈老師習慣呆在他身邊,習慣與他一起生活,習慣享受世界的美好,習慣感知快樂和幸福。

這是要保持一輩子的好習慣,他要一點點讓老師養成,由他親手養成。

自那晚過後,尤珈老師變得安靜許多。

這並非是指沉默,相反,老師會更願意與他聊些“沒什麽意義”的話,比如“今天早餐的煎蛋形狀像只兔子”,又或是“小黑鉆到管道裏出不來的樣子過於蠢笨”。

尤珈老師的安靜體現在生活習慣中。從前的尤珈老師,身上總是帶著奔走的風,或是燃著澆不滅的火,陀螺般從一項事務轉入另一項事務,與工作機器並無不同。

有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尤珈老師不必再受到如此壓榨,那雙眼睛能夠從公文中擡起,看向工作之外的地方——比如自己。

希爾諾發覺,老師開始喜歡發呆。

尤珈老師從前便有發呆的習慣,但那時候的老師更多是處於待機狀態,什麽也沒看,把他自己藏在心中的小世界裏。

現在的尤珈老師,則喜歡看著他發呆。那雙眼睛不再是空虛的,而是實打實映著他的身影。

他學著做咖啡拉花,悄悄彎下腰伸出舌頭偷吃了口奶泡,又一本正經地直起身,繼續做這杯要端給老師的咖啡。轉眼便見到尤珈老師眨也不眨盯著他,目睹了全過程。

他在地毯上不顧形象地打滾,鼓著腮幫子錘著地面,小聲抱怨尤珈老師總是被硬塞各種工作,他都要推不過來了。等他發泄完站起,才意識到尤珈老師一直坐在搖椅裏,托腮欣賞著他的演出。

他與朋友們一起湊了個假期,在堆滿恐怖元素的荒島上玩大逃殺。他一路幹掉了大半的玩家,興奮地奪下勝利旗幟,一邊揮舞著比他還高的旗幟,一邊對著跟拍的攝像頭高高比著“耶”。

等去到紀念館取照片,就見到準備接他回家的尤珈老師,正一張張仰頭看著屏幕上他的照片。每張照片上的他灰頭土臉,仿佛剛從土裏被挖出來,卻笑得格外開心。後來,希爾諾發現老師臥室裏的照片墻上,多了幾張他臟兮兮的照片。

尤珈老師開始觀察他,開始真正思考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開始把目光留給他。這當然是很好的事情。

希爾諾知道,這時候的尤珈老師還沒真正養成習慣,所有的一切不過是在嘗試著努力。

因為他說他想得到老師真正的理解,所以尤珈老師在嘗試著觀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