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回家

自從生日那天在脖子上戴上定位項圈, 希爾諾察覺到尤珈的心理狀況又改善了許多。

老師對他的態度變得更為自然、穩定,不再忽而神經質地做出親昵的互動,也不會忽而冷淡, 或是抵觸。

海上陰沉的風暴,在狂呼了無數個夜晚後,終於回歸了寧靜, 願意環抱著小船, 蜷縮於溫暖的港口。

鎖住風暴的,是兩枚項圈。

第一只項圈給予老師靠近他的勇氣,第二只項圈給予占有他的安全感。

希爾諾摸著脖頸間的銀環, 感觸其上沾染的體溫, 對當初突發奇想的選擇畫上對鉤,打出滿分。

項圈也許終其一生都無法履行定位的職責,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尤珈老師感受到他的愛與信任,讓老師覺得他不會輕易消失,讓老師意識到能將他掌握在手中。

如果可以, 其實最好上個什麽禁忌的血咒,血咒的內容是:當希爾諾不愛尤珈時,他就會當場死亡。

可惜, 尤珈老師的心靈很脆弱, 承受不了刺激的內容, 會一把將太過炙熱的情感推開。他必須用溫和一點的手段,用老師能夠接受的溫度。

為期一個月的旅途行程由老師所安排,但具體的細節則可以由他調控。

一點點去觸碰對方的界限, 一點點拓展邊緣, 讓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步, 去做那些感覺“沒什麽意義”的事情。

他牽著尤珈老師去爬山, 去坐在山頂看日升日落、雲卷雲舒,也坐在山腳下喝著小鎮上特質的乳茶。

他牽著尤珈老師去抓瀑布裏逆流而上的夜光金魚,笑看老師比他還笨拙,卻又在短短幾十分鐘後被迅速打臉、超越。

他們一起蹲在花圃間,向熱情的婦人學種特產的茶花;也跟在羊群的背後,幫助放羊人短暫地看守草場。

希爾諾不知道尤珈老師是否同樣享受,但至少老師每晚開始按時睡覺,看上去不再那麽勞累。

回家的路途中,望著窗外倒退的風景,希爾諾冷靜地回顧過去一個月的行動,復盤起與尤珈的相處。

短短的二人旅行裏,他確定下來兩件事。

第一,尤珈老師自身的心理狀況堪憂,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好。

老師總在以一種很悲觀的態度面對人和事,尤其不在意他自己的安危或感受。

初步判斷是由於過去的心理陰影。或許是童年在孤兒院的經歷,或許是十年前讓老師絕望的事情。

至於現在老師周圍還有沒有那些“汙染源”,則需要往後進一步的了解。

第二,尤珈老師很愛他,把他看得相當重要。

拋棄那些私心來說,這個發現很有意義。只要尤珈老師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在乎的東西,他就可以由此一點點撬動老師的內心。

就像釣著條貓薄荷去勾引貓貓,讓貓貓打起精神來,不要縮在陰暗的角落裏一天天發黴。久而久之,貓貓自然就會習慣在陽光下的生活了。

——如果一輩子都需要貓薄荷釣著,那就花費一輩子的時間去垂釣。

幸運的是,對尤珈老師來說,這條能引起興奮的貓薄荷是希爾諾他自己。

只要他仍舊保持老師喜歡的模樣,只要尤珈老師仍一心一意看著他,舍不得失去他,他就能用漫長的時間一點點把尤珈老師照顧好,將那些濕噠噠的毛發打理得蓬松柔軟。

接下來的目標是探查並清除尤珈老師周圍的汙染源,在這期間時刻注意保持老師喜歡的樣子。

希爾諾把計劃做得明明白白,手上熟練地給尤珈做著頭皮按摩——回程的最後一段路上,忙碌了許久的尤珈老師,又睡在了他的腿上。

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來讓老師習慣膝枕,這個進度還算不錯。

一會兒把手指插入進去揉著頭皮,一會兒抓在外邊揉著黑發,希爾諾想給尤珈也編條辮子,可惜黑色的頭發短短又淺淺,紮起來不會好看,只能作罷。

自那過後的頭幾天,他醒來都會要求老師給他編頭發。

尤珈老師開始時的神情有些意外,似乎沒想到他會這麽鐘意這個發型,但也不嫌麻煩地都答應了。再到後來,不需要他說,老師自己就會主動給他編好。

看,這就是習慣的威力。

希爾諾美滋滋摸著他精致的小辮子。

在他不遠處,包廂內,沙發旁,車窗邊,雙層床鋪上,漆黑的小貓呼呼大睡。

小小的黑貓無法理解,為什麽人類放著好端端的床不睡,偏要一起擠在沙發上,不過這寬松柔軟的大床反正是它的了。

……

等回到出發時的住宅裏,希爾諾推開門,對著空曠的屋子歡快喊了句“我們回來啦”,肩頭的小貓跟著喵了聲。

尤珈正放著行李,聞言微微一頓,又若無其事繼續收拾起玄關的物件。

希爾諾轉頭笑著問:“回家的感覺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