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番外十三

◎未來可期◎

於是三歲的趙旭為了自家阿兄不被扔出去撿破爛, 努力當他的老師教他學《三字經》。

起初趙熠死活不願學,後來趙旭同他說如果背不全《三字經》,他就會被爹娘扔出京城賣給異族為奴。

趙熠慫了。

還別說, 小子當真用起功來。

趙旭硬是教了半月,老大連做夢都在念《三字經》, 才把它徹底背全了, 不僅如此, 連意思都略懂了些。

夏文公甚感欣慰。

崔文熙也感欣慰。

趙玥無比欣慰。

兄友弟恭, 莫過於此!

於是乎,夏文公不再區分二人大小, 索性一並教學, 每當趙熠跟不上時, 便讓老二輔助他的功課,不出意外總能事半功倍。

屢試不爽!

隨著二人的成長,夏文公也在教學途中觀察到了兩人的不同之處。

趙熠雖然資質平庸了些, 卻會哄人,哪怕他淘氣又頑皮, 卻能一邊氣你一邊哄笑你;趙旭聰敏過人,則沒趙熠那般會來事, 不屑與人周旋, 只注重個人專注力。

事實證明陳平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當初推薦他來有一定的道理。

夏文公脾性古怪, 心思卻細膩,發現趙熠擅周旋後, 給他定制了中庸之道的馭人權術。而趙旭則還在觀察中, 暫時沒發現他對哪方面有興致, 有待開發。

目前天下太平, 宮裏頭也僅僅只有兩位皇子,趙熠身為嫡長子,是未來的儲君,所學的皆是帝王心術,馭人尤為重要。

資質平庸些不打緊,只要會用人,總能匯聚人才為我所用,這才是一個君王應有的品格,會駕馭人,懂得制衡術,能把人心扭成一條繩可是一門大學問。

要知道當初趙玥能得良臣擁躉,很大一部分還是武帝給他打下的基礎,倘若靠他自己去收攬,只怕還得花些時日才能得用。

現在趙熠承父輩,只要趙玥不出岔子,父子接力多半能很好地延續下去。

而要讓群臣服氣,則需要個人魅力與德行風骨,故而夏文公為趙熠量身打造中庸之道的馭人制衡術,為他以後的前程鋪路。

馭人與制衡都是一門大學問。

夏文公同趙玥說起這茬,二人為趙熠的教學秉燭夜談。

趙玥從來不會回避帝王術,因為這些都將是趙熠日後需要去面對的,他也很贊同夏文公所謂的中庸之道。

就像父親趙君齊那般,雖然資質平庸,聲譽卻極佳,倘若當初能遇到夏文公這樣的老師,東宮應不至於如履薄冰。

儒家遵循立嫡立長,趙玥對老大寄以厚望,而朝廷裏缺的從來不是士族,而是名將。

當年武帝極其好戰,在軍事上有著極高的天賦,只是遺憾延續下來的子嗣沒有一個能承他的志把匈奴打得滿地找牙。

這些年朝廷休養生息,趙玥雖然不是好戰之徒,骨子裏卻也有開疆擴土的狼子野心。只不過打仗要燒錢,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充盈國庫,為開疆擴土打下根基。

萬分幸運的是當初崔文熙嫌棄的老二給他們帶來了驚喜。

趙旭在六歲時夏文公經過一系列引導,發現他對軍事方面有著濃厚的興致,特別喜歡聽武帝打仗時的趣聞,還會刨根問底問一些他回答不出來的問題。

夏文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軍事這塊不甚熟悉,可以說是短板。

他把這事跟趙玥說了,趙玥不禁有些小興奮,試圖把老二往軍事上引導。崔文熙對此大為不滿,二人第一次因為教育問題發生分歧。

沒有哪個做母親的願意把孩子推向戰場,崔文熙無法接受趙旭往後的出路在戰場上拼殺。

二人立場不同,發生爭執。

後來趙玥妥協了,退讓一步,看趙旭自己的選擇。

然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名將之才,趙旭完好地繼承了武帝骨子裏的逞強好鬥,些許軍書給他講了一遍就能牢記於心,並且興致濃厚,會自主詢問關於軍事方面的知識,如饑似渴。

面對他對戰爭軍事的熱忱,崔文熙一時陷入兩難,她既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又不想約束他的志氣。

最終崔文熙糾結了許久,才放任他遵循自我意願。

趙旭選擇了軍事戰場。

軍事這塊學識夏文公沒法教,趙玥請來以前跟隨武帝的老將,徹底把他培養成軍事儲備力量,為以後征匈奴做準備。

從此兄弟二人有了明確的培養目標,一個學帝王術,一個學軍事。

相比趙熠的所學範疇,趙旭有時候還能出宮去軍營體驗一把野性的力量。

那個男生女相的兒郎,骨子裏的逞強好鬥被簡單粗暴的摔打博弈喚醒,他仿佛天生就為戰場而生,終將成為大梁史上絢爛奪目的一顆明珠。

當趙君齊夫妻日漸衰老時,趙玥夫妻正直壯年。

他們把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大梁,就如同趙玥最初所言那般,他的一生都很忙,從四歲被迫參與政鬥之始,便是一輩子的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