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7頁)

葉雪衍跟他們聊了幾句,才知道他們是海洋生物領域的科研員,目前正在一家海洋生物科研所工作,這次出來做梭子蟹的增殖放流工作是接了社會上的委托。

盡管海洋公益領域現在還不算熱門,但一直有一群人在關注和做海洋生物保護工作。

大家都是年輕人,一起聊起天來,聊得很愉快,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葉雪衍作為一條龍,組織專門請專家幫他惡補過海洋科學的相關知識。

不過他之前學的專業和海洋科學差太多了,海洋科學裏又有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幾大類,他每一類都略微了一下,但是學得不深,跟專業人士完全不能比。

當然,如果在江珧、青蟹、海鰶等幾種他得到了相關圖鑒的海洋生物領域,他就達到了世界頂級的水平。

聊到最後,大家互相加了微信。

葉雪衍答應,他們以後要是過來這邊玩,給他們當向導。

增殖放流的工作並不困難,種苗都已經培育出來了,他們只要把種苗放到合適的海域就行。

梁居賢對附近的海域很熟悉,葉雪衍也有一定的了解,挑選適合梭子蟹種苗生長的海域並不算難,只是幹的事比較繁瑣,一天都在搬搬擡擡。

周晝常是這些科研員中的小隊長,見葉雪衍跟著他們一直忙到下午兩點多,連午飯都只是匆匆吃了幾個早上帶上船的飯團,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周晝常在休息的間隙,特地過來招呼他:“辛苦你了,跟我們忙了一天,晚上我請客,大家一起出去吃燒烤啊。”

“沒事,大家都辛苦了。” 葉雪衍笑了笑,“我很高興能在增殖放流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晝常立刻道:“那下次有來這邊的活動,我們再請你。”

葉雪衍:“行啊。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你們也可以在微信上跟我說,我對這片海區還挺熟悉的。”

周晝常高興道:“你說話算數啊,下次我們要遇上相關難題,肯定來找你。”

周晝常他們的工作性質就決定了以後肯定要經常出海調研,如果本地海區有一個熟悉的專家,那能省掉不少事。

不說別的,要是以後遇上采樣工作,就不用自己一個個海區去調查了,直接問一下葉雪衍,多半能得到答案。

經過半天的相處,周晝常對葉雪衍的專業能力還是很看好,最主要他性格踏實,有一說一,是一個非常省心的學術合作對象。

葉雪衍也挺高興能交到這麽一群朋友,直接答應了。

他們一直忙到晚上七點多才坐船回去。

在海上不方便,大家都沒吃晚飯,回到鎮子上,大家也顧不上找什麽精致的飯店,直奔大排档而去,點了一些燒烤、炒飯等菜,先填飽肚子再說。

葉雪衍也跟著去,吃完之後還悄悄付了帳,就用今天掙到的三百塊。

今天的增殖放流是公益項目,周晝常他們科研所就收了個成本錢。

他們接下這個項目也沒多少錢,還要給梁居賢一千的船錢和給葉雪衍三百塊辛苦費,分到每個人手裏就更不多了。

葉雪衍現在也缺錢,不過他缺的是幾百萬的大錢,這幾百塊的小錢是不缺的。

葉雪衍先回去,周晝常他們吃完了去結賬的時候才知道葉雪衍已經提前結過了。

周晝常在微信上說:【你這也太客氣了,怎麽還結賬?你把賬單發給我,我走科研所的賬。】

葉雪衍:【不用了,你們大老遠過來做公益項目,我請客。下次我去你們那邊,你們再請回來。】

周晝常:【哎,那就謝謝了。你什麽時候來市裏一定要跟我說,我請你去一家特地道的館子。】

葉雪衍和周晝常說了幾句,去浴室洗漱。

在浴缸裏變回龍形後,他發現自己的身形又大了一些。

這就奇怪了。

小龍在浴缸裏拍了拍尾巴,召喚出圖鑒來看。

翻開圖鑒的時候,他才發現圖鑒上面又多了一頁,就在《青蟹》的後面。

這頁圖鑒應該是在船上幹活的時候獲得,當時他在忙,沒有注意到。

梭子蟹,節肢動物門,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屬的統稱……

小龍認真地看完。

梭子蟹科是一個大科,裏面的蟹還挺多,青蟹也是梭子蟹科的。

之前他得到的圖鑒,一般都是不同科的。這是第一次得到同科的圖鑒。

難道這兩種蟹的差別比較大?所以圖鑒把兩種都收錄了。

還是說,圖鑒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麽有規律,不會遵循每個科只收一個物種的原則。

小龍拍了拍尾巴,決定把這個疑點記下來。

最近沒什麽事做,他平時也就作為水產獸醫去幫別人看一下水產,打理一下海洋牧場,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到五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