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見聞(第3/3頁)

可這麽冷的風,都不能阻擋他打瞌睡。

盧栩熬不下去,就跑到樓下和陪同這群高談闊論讀書人一起來的書童、家仆聊閑天去了。

他們的聊天內容大抵是:你是哪兒的?老家有什麽特產?有什麽東西出名?

若老成些的,則會替他們家主人打聽別人在京中有沒有什麽關系和門路。

聽了幾次,盧栩也沒什麽興趣了。

別人都想著走門路,他們又沒啥門路,會試前亂塞錢搞不好還會卷入什麽舞弊風波,還不如老老實實考試呢。

他不去,顏君齊也不去了。

盧栩:“別呀,你帶盧舟去吧,我瞧你們玩兒得挺開心的。”

顏君齊這隆興解元身份還是很好用的,除了京中顯貴子弟搞的私人書會他們插不進去,其他無論高档次還是低档次的聚會,解元參加,別人都不會拒絕,還總有人會主動和他搭話討論。

那些盧栩特別不感興趣的流派啊、解讀啊、注解啊等等,顏君齊可是挺有興趣的。

盧栩:“在家裏也沒人和你聊這些,光讓你記賬了。”

顏君齊:“我幫你記賬也很開心。”

盧栩笑得見牙不見眼的,心裏抹了蜜似的,膩膩歪歪道:“那哪一樣,咱們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也不能白來,去玩兒吧去玩兒吧,你們去聚會,我也去四處逛逛,看看能不能搜羅些觀陽沒有的東西。”

顏君齊這才應了。

盧栩給他們遞衣服,“記住找個避風的地方坐,要是冷就別脫大衣了。晚上我給你們做好吃的。”

顏君齊和盧舟想起上次盧栩坐在靠窗的位置被吹得縮成一團瑟瑟發抖,忍俊不禁。

三個人早上一起出門,中午在外面解決午飯,晚上盧栩回家做飯,邊吃邊聽盧舟匯總精簡版的一日見聞。

盧栩鼓勵他把每天聽到的有意思的東西寫成小文章,不寫文章隨手寫日記也行,將來回家整理整理有趣的,可以講給弟弟妹妹聽。

顏君齊又縫了幾個小本子,盧栩從外頭的賣顏料的鋪子找到了炭筆。

這是別人畫畫時用來打草稿的。

盧栩買了一大把,回來自己修改一番,用紙卷好,模仿鉛筆,讓顏君齊在小本子上縫一個小口袋,能將筆插進去,用時拔出來。

“有這個隨手想記什麽,就不用研墨了。”

盧栩十分滿意,每天在小本子上記錄哪條街有什麽好吃的,哪家鋪子的東西性價比高,是從哪兒進貨等等。

時間到了三月中,顏君齊要專心備考,不再出門了。

盧栩便讓盧舟自己去玩,會試越來越近,這時候還忙著聚會的,要麽就是真有才學不稀罕臨時抱佛腳,要麽就是特別自信的,剩下的,就是來京中求學或本就是京中的書生。

他們普遍更加年輕,更加氣盛,聊起來話題也更加大膽,內容不拘泥學術學問,時常會八卦些朝中的緋聞,如哪名文官又參了大將軍啦,誰上朝時候打瞌睡,呼嚕聲太子都聽到啦,誰又在早朝打起來了,誰夜宿青樓被同樣夜宿的禦史逮個正著啦,哪家想和哪家結親,對方看不上他家啦種種。

盧栩讓盧舟記仔細了,每天他要當八卦和笑話聽。

這天盧舟又拿著小本子坐在墻角,一邊聽別人大聲抨擊昨日早朝提議朝廷賣官換銀子充實國庫官員,一邊在小本子上寫寫畫畫記錄。

忽然一個陌生少年湊到他旁邊,好奇道:“你在記什麽?”

盧舟含著肉幹當即一呆。

那名十四五歲,穿一身錦衣華服的少年十分好奇地看他畫了一半的屋檐。

“原來你沒在記他們說什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