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亂世出英雄(第2/4頁)

劉長無奈的抱怨著,起初,讓劉長最煩惱的事情就是糧食,大漢總是糧食不足,隨著後來幾年的發展,先前的積澱,大漢的農業總算是發展起來了,到現在,若是不征召個五六十萬人,那糧食基本是夠吃的,不會出現嚴重的缺糧情況。目前困擾劉長的問題,卻成了人才不足。

劉邦當初給劉長留下了絕好的班底,基本上隨便一個郡守,都帶著侯爵,諸國放眼望去,國內三公九卿都是開國的狠人,廟堂裏更是天團坐鎮,縣中官吏都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狠人,連裏中的官吏,那都是老甲士。

剛剛創立的大漢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才,頂級的猛將天團,謀臣天團,治國天團……可惜,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人一一離去,而繼承他們位置的,卻大多都是劉長的群賢這類的人,他們的後人跟他們完全沒得比,或許也就周亞夫,算是二代裏能達到父祖水平的人了,其余之人嘛……就很難說了。

而且劉長上位之後,大漢迎來了大幅度的擴張,燕國向遼東,唐國向塞外,隴西向河西,向西域,吳楚向南越,長沙向夜郎,巴蜀向滇國,整個大漢的版圖都不知增加了多少,這位窮兵黷武,暴虐蠻橫的君王四處討伐,大漢的領土是變多了,可所征服的這些土地,卻都需要能人來治理,總不能打下來就不管了呀。

除卻擴張之外,在內部設立的新機構更是數不勝數,太學弄出來的官吏也完全不夠用。

劉長不由得看向了周亞夫。

周亞夫沉思了許久,方才說道:“陛下,大漢並不是沒有賢才,我當初在隴西,在河西的時候,就知道地方有不錯的人才,還結交了不少,在其他各地,賢才肯定是更多的,只是沒有一個好的辦法來讓他們為廟堂所用。”

“這種國家大事,也不是我們這些人就能商談決定的,我認為,陛下應當召集大臣們,一同來商議這件事,或者,單獨召見他們,一一來詢問。”

劉長搖著頭,“朕已經提了幾次,大臣們都沒有什麽好的意見。”

“陛下,臣想起一件事來。”

“你說。”

“先前太尉重組三軍,需要布帛為大小令旗,令我往少府取,少府令說要等七日方能做成,不肯與我,奈何太尉要的急,幾次派人催促,稱要以軍法處置,少府令便想出辦法,令人帶布帛往百姓之家,以錢令婦制旗,數百戶同制,一日乃成。”

周亞夫認真的說起了這件事。

劉長若有所思的問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朕逼得夠緊,群臣就能想出辦法來?”

周亞夫搖了搖頭。

“臣只是想說,少府令這個人,非常能幹,就是懶惰成性,不肯做事,您只要逼迫他,他就一定能想出辦法來!”

夏侯灶卻很不服氣,“陛下,其實我也有很好的辦法,絕對可以讓您擁有很多的賢才,而且絕對不遜色與蕭相,留侯他們……”

“好了,吃你的肉!”

劉長大手一揮,決定安心跟群賢們吃喝。

夏侯灶忍不住對身邊的盧他之抱怨道:“陛下居然不知道禮賢下士的道理!”

盧他之一愣,放下了手裏的羊肉,對著夏侯灶微微一笑。

你開心就好。

樊噲卻很是好奇,趁著眾人吃飯的時候,他悄悄坐在了夏侯灶的身邊,問道:“你倒是給我說說,你那個好想法到底是什麽?”

夏侯灶得意的說道:“你是個識人的!我問你,高皇帝之時,為什麽賢才就那麽多呢?”

“我不知道。”

“那是因為正逢亂世,他們會經歷各種鍛煉,故而人才輩出,不然,我阿父還在養馬,你阿父還在殺豬……你說對不對?”

“你說的有道理!”

“所以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各諸侯王們帶著軍隊互相打仗,只要他們打起來,將現在的盛世變成亂世……”

“好了,你吃飯吧!”

群賢們吃飽喝足,便開始高歌起舞,喝的上頭了,便駕車外出,準備在城外狂奔,這麽一夥人在長安裏,簡直就是無法無天,就是張釋之對他們都是無可奈何,就在他們的車架沖出長安的時候,從遠處行駛而來的一輛車,卻注意到了他們。

晁錯皺著眉頭,看著遠處那些飛奔而去,甚至不走在道路上,直接翻山越嶺就消失在遠處的戰車,不悅的質問道:“什麽人敢在長安這麽橫行霸道呢?”

“這是陛下的車。”

晁錯恍然大悟。

他在接到劉長的命令之後,就從南越國開始往長安走,也不知走了多少時日,總算是來到了長安,看著遠處那些消失的戰車,晁錯笑了笑,說道:“陛下登基之後,仍然是這般的好武,這是大漢之幸啊,若不是這樣,陛下能擊敗匈奴這樣的強敵,給大漢以安寧嘛?真雄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