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好一個壯士!(第3/4頁)

劉長傲然的回答道:“我聽聞,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您表現的這麽殷切,實在是令我不安啊!”

那胡商看到劉長這番話,眼前一亮,“您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啊!我聽聞當初商鞅立法,曾立木為信……”

隨即,兩人便開始說出各種典故來,話題已經脫離了賣東西的範圍,漸漸變成了信任與懷疑的哲學命題。

兩人仿佛大儒再世,也不管那典故適合不適合,拿來就用,什麽奇貨可居,什麽子貢贖魯人,不能說是緊扣主題,只能說是毫無相關。

兩人大戰,平分秋色,相見恨晚,不分高下,再往後,甚至都學叔孫通開始編造典故了。

看著面前這對“管仲樂毅”開展的經典大辯論,欒布的神色極為復雜。

“錢我出了……家主,我們回去吧……還有要事要辦呢!”

劉長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商賈,只能結束這次的曠世辯論,“告辭,以後再戰!”

劉長走在路上,忍不住跟欒布說道:“這裏的人都是些飽學之士啊,連商販都能說出這麽多典故來……”

“大王啊……唉。”

欒布搖了搖頭,齊地多飽學之士,這不假,或許是因為聖人的緣故,又或許是因為學宮的緣故,這裏的士子數量相當的多,墨家來到齊國,都能被他們同化,成為只會開口辯論的“做題家”,完全丟掉了機械等方面的能力。

可大王硬要說剛才的半個文盲是飽學之士,那欒布就不認同了,不過,沒辦法,誰讓大王也是這個水平呢。

劉長先後跟著數個大賢學習,奈何,他這個坐不下來的性格,讓他壓根就沒學到什麽東西,處理奏表啊,寫寫信啊倒是沒問題,也知道不少歷史,知道一些典故,可研究經典,鉆研生僻字,談論過去的學術思想理論,那著實有些難為大王了。

在所有的諸侯王裏,只有楚王和吳王的文化水平最高,能跟投奔自己的大賢們坐著辯論經典,不落下風,其余的諸侯王,都不咋滴,不過比自家大王還是要好一些的,畢竟沒有逃那麽多課,上課時也不敢神遊天際。

就這個水平說自己是荀子的再傳,張蒼的弟子,屬實有些辱儒了。

不過,想想張蒼的所作所為,在人品方面,兩人倒是一脈相承的。

荀子教導出的弟子們,能力都是有的,就是各有缺陷,這缺陷還都挺大的。

劉長是第一次來到這裏,一路上都在好奇的看著周圍,時不時就要跑,好在欒布的老手藝沒丟,緊緊跟在劉長的身後,不給他逃走的機會。濟北郡的情況,才是劉長心裏理想的社會,寬松的社會風氣,繁華的街道,來往散漫的人群。

當劉長來到了郡守府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董赤畢恭畢敬的前來迎接。

“哈哈哈,許久不見啊,君無恙?!”

“大王,臣無恙!”

董赤急忙說著,劉長親切的拉著他的手,他將濟北郡治理的非常不錯,遠遠超出了劉長的預期,劉長跟他寒暄了許久,這才讓他回去休息,政務明日再說,他還得去見大哥。

當劉長笑著走進了內屋的時候,劉肥也是知道了劉長要來的消息,正在等著他。

“大哥!”

看到發色灰白,垂垂老矣的兄長,劉長有了片刻的失神,只是幾年的時日,劉肥便完成了從中年到老年的過度,大概是因為兒子太多的原因,他老的有些快,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像張蒼那樣。

劉長坐在劉肥的面前,劉肥要仰起頭來,才能看到他的臉。

劉肥笑得很是慈祥,他輕撫著劉長的臉,“不錯,又壯了很多……”

隨即他又急忙問道:“你不在廟堂裏處理要事,怎麽來這裏了呢?廟堂裏的事情怎麽辦啊?怎麽能因私廢公啊?”

“大哥,沒事的,我出去的時候,已經下令太子監國了!”

“啊??安才那麽一點,你就讓他來監國?”

“哦,不是安,是二哥……”

“你這豎子!”

劉肥忍不住笑了起來,在劉肥面前,劉長還是很乖巧的,低著頭,滿臉的傻笑,劉肥看著這個有出息的幼弟,卻只是搖著頭,滿是心疼,“唉,苦了你啦,苦了你啦……大哥拖累了你啊。”

“大哥何出此言呢?大哥拖累不了我,就大哥這個身板,我拖上十個都無礙!”

“尖牙利嘴!”

“長弟啊……家裏的情況還好嗎?”

“家……家裏的情況都還好……二哥也很想你,本來是他想要來看望大哥的……”

兄弟倆寒暄了許久,劉肥緩緩喘著氣,身體狀況非常的不好,這也是為什麽他一直留在濟北的原因,走不動路,也不敢讓他行路……可以想象,當時若不是劉長派人阻攔,只怕大哥早就沒了,劉長便讓他先休息,自己便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