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蛋黃肉粽

……一定要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出現嗎!

孟瓊舟依然是慣常那副波瀾不驚的神情, 但林稚就是能看出來他在打趣自己。

小依還在現場,林稚硬著頭皮承認:“……是。”

孟瓊舟眼裏的笑意更深了。

初次的震驚過去,小依左看看林稚, 右看看孟瓊舟, 心頭忽然湧起一股奇異的感覺,卻並不是表白被拒的淒然。

半晌, 她找回自己的聲音,“那、那便祝郎君早日覓得如意郎君!”一口氣說完, 提著裙子飛也似的跑了。

林稚看著她的背影,心中默念:“這福氣還是留給你吧。”

過了片刻, 他苦笑著對旁邊的孟瓊舟說:“事急從權,孟郎君千萬別當真。”

孟瓊舟卻不打算這麽輕易放過他:“看來林小郎君經常被這種事情困擾。”

“還好, 也沒有很多。”林稚忽然想到什麽, 話鋒一轉,狡黠一笑, “不及孟郎君。”

“……”

果然,孟瓊舟不說話了。

林稚心情大好——原來和孟少卿鬥嘴是這種感覺!

沒過多久, 孟瓊舟的聲音又重新響起來:“我沒有過。”

想想也是,在這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婚姻大事全由媒人介紹,男女雙方見一次面便代表此事已成。

孟瓊舟這個“大齡未婚”的年紀, 只怕一次相親經歷都沒有。

林稚安慰他:“沒關系, 會有的。”

又問:“孟郎君今日怎麽得閑到我這裏來了?”

“順便路過。”

林稚看破不說破,笑道:“那要不要再順便吃些朝食?香菇雞肉粥、開花米糕, 再來一碟子涼拌萵筍絲怎麽樣?”

孟瓊舟溫聲應了句好。

立夏過後, 時間仿佛被按下快進模式, 一眨眼就到了端午。

端午是大節,林稚不敢怠慢,前一天就坐在庖廚裏點綴五花肉、鹹蛋黃等做粽子用的餡料。

鹹鴨蛋是自家腌的,剝出來的鹹蛋黃色澤橙紅,有幾顆還流了油,嘗起來有沙沙的口感,酥松鹹香。

切成四方骰子塊的五花肉用醬油和蠔汁拌勻,香蔥和姜絲點綴其間,更顯出濃油赤醬的顏色。

做肉粽之前,林稚其實有些忐忑——萬一不合本朝人民的口味怎麽辦?

本朝人民吃的粽子口味豐富,有裹蔗糖的甜粽、裹紅棗的棗粽,裹板栗的栗粽、裹核桃的核桃粽,甚至還有裹楊梅的楊梅粽,就是沒有鹹口的鮮肉粽子。

但轉念一想,之前的豬肉腸大家一開始也是接受不能,後來還不是大喊真香?

可見大宋人民的飲食還是以好吃為主,這樣想來,應該也能對肉粽接受良好。

圓糯米和粽葉已經提前泡好,林稚取兩片粽葉錯開放在手裏,折成漏鬥狀。

先放一層糯米打底,再放鹹蛋黃和五花肉,最後用糯米填滿,粽葉收尾對折,棉線纏緊,一個大小適中、精致美觀的粽子躍然掌上。

他包粽子的技術是穿越後學來的。

慈幼局曾經的庖廚管事廚娘,包粽技術出神入化,包出來的糖蜜巧粽那叫一個精巧絕倫。

粽子包好,煮上半個時辰,轉天再上鍋蒸一蒸,糯米更軟糯拉絲、鹹蛋黃和五花肉也更加松軟可口。

看見林稚鼓搗肉餡兒粽子,沈小七和阿青阿藍早就見怪不怪——反正小郎君做出的吃食味道總是好的,擔心什麽?

吃過暮食,林稚和阿藍一起準備端午祭天的東西。

林稚沒做過這些東西,但阿藍有經驗,拾幾枚粽子,和蜀葵、桃枝、柳枝、杏、林檎擺成幾小盤,這便是供品了。

阿藍拎著粽子上的棉繩笑道:“天神要吃上小郎君這獨一份餡料的粽子了。”

林稚順著他的話道:“希望他能吃得慣。”

轉天端午,一大早起來,沈小七把辟邪的艾草掛在大門上;阿藍把供品、茶湯和蒲草供養在香案,又點燃上香印;林稚和阿青則負責把做好的鮮肉粽子加熱一遍……

忙,但好在忙中有序。

直到外面有人來,“店主郎君?”

來人是林稚的新鄰居,隔壁香藥鋪子的陳三娘,和他關系不錯。

林稚招呼:“三娘快請進。”

“不進啦,昱哥兒一會兒該玩回來了。”昱哥兒是陳三娘的兒子,今年三四歲,正是調皮的時候。

“小郎君端午安康。”站在酒樓門口,陳三娘把一個梅紅色的小木盒遞給林稚。

這時候過端午,除了祭天、吃粽子,還會準備糖果、水果、糯米團、紫蘇、木瓜等果子點心,切碎以後拌上香料,作為互相饋贈的節禮。

“多謝三娘。”林稚笑著伸手接過,同時回頭喊道,“小七,幫我把食案上的木盒子拿過來。”

沈小七應聲而動,把木盒送過來,“三娘端午安康!嘿嘿,難為三娘惦記著我們。”

“都是街裏街坊,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