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社日社糕

春社日,林稚在廚房裏鼓搗鏊餅和漫潑飯。

鏊餅是在平底鍋上煎熟的薄面餅,上面放韭菜和熟豬肉,連餅帶菜一起吃,綿軟酥脆,有點像後世的糊餅。

漫潑飯就是蓋澆飯,配菜可隨意搭配,本朝多用炒雞蛋碎、豬肉末、青蒿菜、芫荽和韭菜。

這種節日食品味道倒是其次,寓意才是最重要的。

據說吃了這些沾染社公社婆神力的社飯,土地神能保佑一整年的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入鄉隨俗,林稚認認真真做好社飯,認認真真吃完,然後又認認真真地開始做社糕。

春社這天人們會互送社糕,就像中秋節互送月餅、端午節互送粽子一樣。

社糕用大米面制作而成,裏面加了果仁、蜂蜜和白糖,吃起來很像米糕版五仁月餅,但比五仁月餅好吃多了。

給沈小七留下兩個,林稚把剩下的裝進幾個竹籃,打算先給隔壁的曹婆婆和李四郎送去。

曹婆婆開的是一家肉餅鋪子,林稚沒吃過,但每天看客人從店裏進進出出,絡繹不絕,想來味道應該不錯。

見這位年紀極輕、幾乎能給自己當孫子的鄰居帶了社糕來,曹婆婆驚喜異常,魚尾紋都笑了出來,“是林小郎君對吧?真是久仰大名了,來來,快請進。”

林稚笑道:“第一天搬過來就應該來拜訪婆婆,這幾天一直不得空,今天正好借了春社的由頭,希望婆婆不要介意。”

“怎麽會介意呢!”曹婆婆熱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郎君忙,能親自來一趟已經很有心了。當初我這個鄰居,哦,就是你的前任屋主,平常都不和我們走動的。本來這也沒什麽,可上次老婆子我跟他打招呼,他理都不帶理的!真是沒禮貌,還好搬走了……”

短短幾句,林稚已經覺察出曹婆婆的話癆屬性,微微一笑,“可能他只是比較害羞。”

其實他想說對方可能是個社恐,但想到“社恐”這個詞有些超前,退而求其次改成了害羞。

“一個兒郎,又不是小娘子,害羞什麽!”曹婆婆擺了擺手,忽然想起什麽,對林稚道:“小郎君,我今天生意忙,還沒來得及做社糕……這樣,我拿幾張肉餅給你行不行?”

遠親不如近鄰,林稚跑這一趟不過是為了和周圍鄰居熟悉熟悉,原本也沒想索要回什麽,當即道:“婆婆不用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肉餅都是現成的!”

“那好吧。”林稚笑了笑,“我也正想嘗嘗婆婆的好手藝。”

長得好看嘴巴又甜,曹婆婆越發喜歡林稚,邁著小碎步回到後廚,整整拿了三大張肉餅給他。

“不是婆婆自誇,我這餅啊,是真好吃!”

林稚點點頭,那當然了。畢竟能在這春風樓盤下一間鋪子的,都不是一般人。

回到自家食鋪,他把那三張肉餅妥善放好,又提著裝了社糕的食籃去了李四郎的店鋪。

李四郎家開的是茶坊,剛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清潤的茶葉香,林稚忍不住道:“好香啊。”

到底是在自家隔壁做生意,不可能不眼熟,看見這位飲食界新秀登門前來,李四郎微微有些詫異:“是……林氏食鋪的小郎君?”

李四郎是個中年男人,略微禿頂,看上去很老實。

林稚笑著沖他點點頭,把自己的來意告訴對方,順手把社糕遞了過去:“一點心意,還請李四郎君笑納。”

“小郎君太客氣了。”李四郎松了口氣——他還以為林稚是來找事的。

真是誤會大了,他有些不好意思:“不知小郎君喜歡喝什麽茶,龍團勝雪還是北苑先春?”

無論是龍團勝雪還是北苑先春,聽起來都很名貴,林稚指著面前的茶壺道:“這個就行。”說完,提起面前精致的紫檀茶壺,給自己倒了一盞茶。

他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道:“好茶!”

碧瑩瑩的茶湯裏不見一片茶葉,入口是清爽的綠茶味道,隱隱帶些回甜,似乎是加了糖。

李四郎笑道:“小郎君喜歡就行。”

一盞茶打開了這個略顯木訥的男人的話匣,李四郎開始和他談天說地,從今年的羊肉價格聊到北方旱地的災情,不知怎麽又拐到了朝堂之事。

“最近新上任的孟少卿為人勤政盡職,很是不錯,林小郎君以為如何?”

說得好像要給他相親一樣。

林稚努力擺脫這種奇怪的感覺,順著他的話道:“我也覺得孟少卿人很不錯。”

李四郎坐在他對面邊喝茶邊說:“看來英雄所見略同……自孟少卿上任後,大理寺的偵破案件的速度快了不少。”

“對了,林小郎君,看你年紀不大,為何不科舉入仕,反而走了商賈這條路?”

還不是原身的那個倒黴爹,放著好好的太傅一職不做,非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