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梅汁排骨

孟瓊舟放下手裏的餅,低頭見禮:“母親。”

秦柔已經年過半百,保養得卻很好,一頭茂密的秀發梳成雍容華貴的朝天髻,除了鬢角有幾根白發,只眼角微微漾出幾絲皺紋,整個人看上去溫婉又大方。很擔得起“和肅”這個誥命封號。

剛剛孟瓊舟說的那句“尚可”顯然也被她聽到了,一時之間又驚奇又欣喜,但見大兒子正在吃的餅子從未見過,估計是從哪個不知名嚼頭攤位買來的,不免擔心起衛生問題。

孟淮安看懂她眉宇間的淡淡憂色,搶道:“阿娘,你放心,這是最近流行的雞蛋灌餅,那賣餅的小郎君講究得很,做出來的餅子幹凈又好吃。”

說完,驕傲地挺起胸脯,“我特意給兄長買的!”這是在求表揚呢。

秦柔常年幽居深宅大院,並不曉得近日城中流行什麽吃食,既然小兒子說這餅的衛生安全沒問題,那就是沒問題,稍稍放下心來。

她將茶壺放在桌案上,摸了摸孟淮安的頭發,欣慰道:“我們小安真是懂事。”又看向孟瓊舟,“阿舟,這餅子可還合你胃口?”

不知不覺,半張蛋餅下了肚,這種滿足的感覺已經許久沒體會過了,孟瓊舟原本沒抱太大期望,現下卻微微詫異,“很能入口。”

蛋餅軟嫩,用料新鮮,鹹香可口,確實很好吃,比他從前吃過的硬煎餅好吃太多。孟瓊舟有點理解這雞蛋煎餅爆火的原因了。

“那就好,那就好。”秦柔感動得幾乎紅了眼眶。

孟父走得早,她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多少年了,阿舟自娘胎裏落下來的怪毛病,終於有了一點痊愈的跡象!

“看來,以後要多多從那位小郎君那裏買餅才是。”她若有所思道。

孟淮安拍拍胸脯:“阿娘你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孟瓊舟淡淡一笑,並不言語。不過一張餅而已,就算味道再不錯,吃幾天也就膩了,何談治病?

林稚還不知道自己被列入了某項未來規劃,正樂呵呵地坐在床上,捧著錢罐數錢。

“九百九十七,九百九十八,九百九十九……一千!”

自開業以來,短短五日,刨去成本費,他已經足足賺得了一貫錢。

填飽肚子不成問題,小□□活仍需努力,至於他的終極夢想開一家酒樓……那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和趙二娘續租了半月,努力的小林同志出了門,準備上街進一批雞蛋灌餅的原材料,順便犒勞一下自己。

宋朝的飲食習慣和後世大體相仿,除去花生、玉米、土豆、西紅柿之外,各種常見的蔬菜水果在菜市場和果子脯都能買到。

林稚想起前世曾去某地旅遊,當地景區出售一種包裝盒印著“大宋宮廷禦膳”的花生糕,是用花生和白糖加工而成的點心。

當時吃了只覺得味道一般,甜膩膩的,如今才發現不只口味普通,還有違歷史——宋朝根本沒有花生,怎麽可能做花生糕?

現在的商家啊……林稚搖了搖頭。

街市上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蓮藕蓮藕,新鮮的蓮藕便宜賣了!”

“木瓜十文一斤!”

“蒓菜就剩最後一捆了啊,二十文!”

林稚看了一眼那捆細得可憐的蒓菜,心裏直嘀咕:“這也能賣二十文錢,菜價真是越來越貴了。”

精打細算,買了些自己喜歡又價格實惠的枇杷梅子、蓮藕黃瓜,拎在手裏慢悠悠遊轉。

路過一處豬肉攤,見攤主不是那日攛掇自己做“那種生意”的小販,林稚停住腳步。

本朝豬肉無人問津有無人問津的好處,現代價格昂貴的精致小肋排,到了這裏便宜得很。

小販沖他吆喝:“小郎君看一看,咱家這豬肉新鮮得很,怎麽做都好吃!”

這話不假,確實挺新鮮。林稚出手闊綽地買了一捆,想了想,又買了幾斤豬肉腸——是時候該給雞蛋灌餅升個級了。

攤主見他出手大方,一次買了這麽多東西,很是高興,免費贈了一小塊裏脊給他。

林稚笑著點了點頭,臨走前特意記住了對方攤位的位置,準備下次還來買他的豬肉。

轉悠到巷尾,又買了些面粉、雞蛋和生菜,覺得差不多了,這才提著大包小包走了回去。

客舍內,趙二娘正在前台撥著算盤,擡眼見他提著一大兜子肉菜進來,打趣道:“看來林小郎君的生意做得很是紅火啊。”

林稚彎了彎眼睛:“再紅火也比不得二娘您。”

生意人的誇獎須格外留神,稍不注意便有可能使對方心生妒忌,林稚覺得自己這句話說得很合時宜。

果然,趙家二娘哈哈笑了幾聲,笑得爽朗:“還是小郎君會說話!”

林稚勾了勾唇角,和她客套幾句,回到自己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