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金榜題名4

古代科舉考試的題目沒什麽特別的,基本還是墨義、帖經、策問、詩賦、經義等這些。

有現代淵博的知識儲備量,和原主的記憶,又在青山書院經過不少時間的學習,俞州在科舉答題上非常遊刃有余。

比起如何才能寫出更加新穎驚艷的策論觀點,他在答題時,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超前的思想,以免答題太新穎而出格。

另外就是詩詞這種需要靈氣天賦的考題,俞州一個習慣了寫作文的現代人,在作詩詞方面確實不太擅長,便答得中規中矩。

好在詩詞在科考中的重量占比有限,科考最主要的還是策論經義等題目,這些答得,即便詩詞差點,也能排在前列名次。

雖說俞州每次都對喬楠說考狀元,考榜首,但實際上那就是說說而已,俞州是自信不是自大,古代人才眾多,他也不是對第一名特別執著。

俞州的目標是,將來殿試能夠進前三甲。

狀元之位隨緣,他想當探花,因為探花自古就是三甲中的顏值擔當,帥哥和美男子的代名詞,聽著有面子。

若他將來能夠名留青史,後世評價他和他夫郎時,定能用上一句天造地設,天作之合來形容,想想就很美。

俞州呆在考場號舍中累得慌時,便想著這些來慰藉自己疲憊的身體。

而考場中其他考生,也是或思考,或愁苦,或喜悅,或自信,又或因答不出題而握著筆痛哭流涕……

整個考場可謂是人生百態。

待到幾日後,銅鑼之聲再次響起,考生停筆交卷。

考場之中又是一番或笑或哭的紛亂場景,還有不少身體弱的考生終於堅持到最後一刻,緊繃的神經陡然松懈,終於放心暈倒。

俞州現在的身體素質很不錯,答題也答得遊刃有余,因此考完試後走出考場時,還非常的神清氣爽。

看得都快累癱的賀元柏等人真是羨慕嫉妒不已。

他們何嘗不想像俞州那般,讀書的同時也好好鍛煉身體,可他們沒有俞州那種恐怖的學習效率和過目不忘記性,讀書和鍛煉時間分配根本不夠。

和天才做朋友真的太考驗人了,因為天才總是特別讓人羨慕嫉妒恨……

好在俞州雖然平時嘚瑟,但也知道不能在這種時候拉仇恨。

所以,看到累成狗的賀元柏等人,俞州難得收斂起平日跳脫的性格,沉穩的招呼早就候在考場外的幾個書童,趕緊把幾人扶上馬車回去休息。

又遣自己的書童長善,去醫館請大夫開了幾副固本培元的湯藥,熬上等大家睡醒之後再喝。

畢竟賀元柏等人平時鍛煉比他少,身體素質不如他,連續幾日不休的考試對他沒事,對賀元柏等人就很容易傷身體了。

於是,等到大家從昏天黑夜中睡醒之後,看見的就是熱湯熱飯熱藥,心中無不溫暖熨帖。

人生能得知己和好友,實在是一件大幸之事。

用過膳食湯藥,恢復精神後,眾人便坐在一起交流此次科舉考題的作答……嗯,俗稱就是對答案。

而俞州作為書院甲課室中最為優秀的學子之一,他的考卷作答理所當然,就成了五人中的參考範本。

尤其是算學題。

俞州來自後世,讀書時期學的又是理科,在數學方面的造詣自是不用多說,這個時代考的算術題難度本來就有限,他做起來簡直像大學生在做小學題。

正常科舉考試題目,別的俞州不敢保證滿分,算學題卻是最有信心的。

賀元柏等人也主要是對算學題答案,畢竟這種題答案是統一的,有沒有做錯一目明了。

好在平時在書院中,俞州並不吝嗇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比較超前的算學知識,賀元柏等人跟著學了不少。

所以對完答案,眾人對於自己此次上榜都非常有信心,臉上皆是喜悅之色。

俞州朝眾人舉起茶杯,以茶代酒笑道,“願與諸君共勉。”

“與君共勉。”

賀元柏等人也端起茶杯,真是好些個青年才俊,意氣風發。

俞州等人考完試高高興興。

而有些學子可就不能這樣了,比如說,之前和他們起矛盾的那幾個南山書院學子。

這幾個學子本來就因為對自己過於有信心,在考前比較懶散,心思都在尋歡作樂,以及找俞州等人的麻煩上,放在復習背書上的時間並不多。

後來把俞州等人惹火了,俞州他們找來混混,也讓幾人體會了把被打擾作息的滋味,導致本來就因尋歡作樂沒休息好的幾人,精神是徹底萎靡了。

直到臨近考試前夕,幾個學子的精神狀態都沒調整過來。

而在考場中精神不好的代價,自然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維遲緩,答題效果不佳……

考試結束後,幾個學子便都意識到自己此次科考結果可能不會太好,一個個臉色難看的回去。而他們之前帶上馬車那些姑娘哥兒,本就是沖著他們能夠考上舉人功名,才熱情湊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