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邪君,發愁(第2/4頁)

若是大兌徹底消失,分崩離析,徹底覆滅,被封印的災難會如何,那就不確定了。

不過余子清倒是不擔心現在有誰能篡改了餓鬼的出現。

餓鬼道出現的那一刻,就永遠不可能消失了。

如同亙古存在的真理,便是現世毀滅,這真理也不會消失。

有朝一日,便是余子清真的隕落,餓鬼道也一定還在。

順著這些往下想的時候,余子清就不由的想到了元君、文君這些人。

邪君這種估計都算是君字輩裏墊底的家夥,都沒有徹底湮滅,那幾位是真的徹底隕落了麽?

“那段時間,出現的最大的事,便是餓鬼出現了。”諸葛雲時補上了余子清的話。

說著,諸葛雲時還斜了諸葛寶林一眼。

諸葛寶林一言不發,眸光低垂。

“說說聖山吧。”

“聖山最初的時候,其實只是一座普通禁地。

初代在那裏悟道,修成了浩然之氣。

也發現了那裏的異樣,這才有了後面的事情。”

“浩然之氣的開道之人?”

“不是,浩然之氣本來就有了,開道者,名為邪君。”

“邪君?!”余子清這次是真的震驚了。

怎麽又扯到邪君了,雖然他早有預料,這邊肯定是跟邪君有點關系。

但沒想到,這關系能這麽深。

那第一畫像聽到余子清這般震驚,不由的解釋道。

“其實邪君雖然是邪道的開創者,但最初的邪道,的確不是現在這樣的。

乃是邪君遭人暗算,整個邪道被人汙染侵蝕,才讓邪道變成如今這般。

邪君驚才絕艷,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也未曾認輸。

他在意識被扭曲,邪道被扭曲之時,順勢借了那些力量,另開一道。

便是如今的浩然之道,與邪道天生對立。

若非邪道的開創者親自來做這些,何人能創出天克邪道的浩然之道?”

余子清總覺得有些荒謬,卻無言以對。

他作為開道者,自然是清楚這個邏輯的確沒什麽問題。

只有開道者,才最是能從根子上了解本道,若是想再開創一個天克本道的新道,的確沒有比邪君自己更合適的人了。

“那怎麽跟聖山扯上關系的?還跟元君有關系?”

“不止是跟元君有關系,還跟文君有關系,甚至還有另外一位我們不知道名號的先賢。

以我們從聖山了解到的事情,當年邪君為了避免釀成大禍,遠遁虛空。

他在虛空之中,以邪道為基礎,創出了浩然之道。

他以自己對付自己,最後發生了什麽,我們不清楚。

只知道,邪君肉身崩解,神魂崩滅,意識崩碎,湮滅了大半。

創出浩然之道那一部分意識,已經徹底湮滅,但浩然之道出現了,便不會消失。

此後便有元君,不知以何等大神通,凝浩然之道的種子,化作聖山。

聖山墜落,便等同於浩然之道墜入到了現世。

給現世所有人修行浩然之道開啟了可能。

但是這也僅僅只是開啟了可能,只是沒有法門,也從未有人修成過。

除非是有人,能有邪君三成天資,才能靠自己踏上這條路,披荊斬棘,真正為後面的人開了一條可以走的路。

那時候,初代得了一份文君手書,名為蒙學。

他以此為媒介,日日誦讀,明悟己身,明悟真意。

這才誤打誤撞,在無法門,無人修成的時候,在胸中養出了第一口浩然之氣。

從此之後,這便是所有稷下學宮的學子,入門的第一步。

必須要靠自己,在胸中養出第一口浩然之氣。

心不正者,心不定者,邪念滋生者,縱然是閱書無數,學識過人,也定然是無法養出這第一口浩然之氣。

而只要能養出這第一口浩然之氣,便一定是站在邪道的對立面。

靠法門來修行,得到浩然之氣,而非去壯大那第一口自己養出的浩然之氣,天生就要矮一頭。

所以,稷下學宮招收新學子,向來都只招收凡人。”

“原來如此,難怪你們要養出自己的聖山。”余子清這下理解了。

他拱了拱手,表示敬佩。

他現在是真的高看了不動仙朝一眼了。

沒有像四神朝一眼承字,沒有寶術其實都是次要的,換句話說,不動仙朝的氣運不夠。

但明明氣運不夠,卻還是建起了仙朝,而且有國運,有類似的神朝之力,也有體系下的法寶。

甚至還能結合浩然之道,延續出一種人才篩選的可持續路子。

便是聖山這個所有浩然之道修士心中的圖騰,竟然都是要靠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一點一點的養出來。

至於法門,也都是這些人一代又一代的總結,一點一點的完善,從無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