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盛世的基礎(第2/3頁)

“其一,斬斷他們曲線攫取權力的那只手;其二,要通過各等手段來平衡天下財富。”

太子似懂非懂的道:“就是……要讓這個天下更……更……”

“讓這個天下更公平一些!”

皇帝說道:“這個天下是口鍋,帝王的責任便是在這口鍋中做出更多的食物,讓所有人都能吃飽。而有些人卻吃的太多,占的太多。這時候,帝王便要出手……”

“公平!”皇帝對太子說道:“這便是帝王的責任。當這個天下不再公平時,帝王便坐在了柴火堆上。”

這一堂課上了許久,以至於太子回去有些神不守舍的,皇後擔心,就在夜裏問了皇帝。

“阿梁一直覺著這個世間很美,朕只是把這個大唐,把這個世間的真實一面揭開,讓他看到了美好下面的醜惡。他需要慢慢消化朕說的那些。”

“阿梁會不會太小了?”

“朕在他那麽大時,就得上山和那些野獸搏殺了。雖說如此對阿梁不公平,可誰讓他是太子呢?”

皇帝攬著皇後,輕聲道:“阿梁這個年紀正是性格的鑄造期,朕把他帶在身邊,便是要潛移默化影響他。”

“那些先生呢?”

“一群腐儒,教授學問還成,如何做帝王,他們一竅不通。”

“那你是如何學會的帝王心術?”

皇帝想了想,面色古怪的道:

“是社會毒打。”

……

各處消息不斷傳來。

“幾乎就沒有能平穩過度的州縣。”

韓紀感慨的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

這股子風潮很快蔓延到了北遼故地。

隨即傳到了長陵的耳中。

“那位皇帝大概是瘋了,竟然和天下大族豪強為敵,如今大唐處處烽煙,大長公主,這是咱們的機會啊!”

有臣子兩眼放光的道:“此刻咱們起兵,定然能恢復大遼江山。”

長陵沒說話,可臣子卻發現蕭華等人默然。

“這……”

“蕭卿,給他們說說吧!”大長公主吩咐道。

“是!”

蕭華說道:“就在消息傳到咱們這之前,斥候們就發現周邊出現了北疆軍的斥候,甄斯文說最近天氣不錯,請了老夫去飲酒。”

提及甄斯文,這些臣子都面色不大好看。

甄斯文率軍就在周邊活動,基本上沒事兒不越境。可一旦有事兒……比如說上次有人作亂,甄斯文就毫不客氣的率軍沖進來,堵住了叛軍的道,出手滅了他們。

這事兒令眾人有些心悸,心想有這麽一支軍隊在身旁,若是哪日長安那位皇帝決心要動手,咱們可能抵禦?

眾人一番盤算,都覺得怕是只能躺平等死。

大夥兒這才知曉,原來咱們都靠著大長公主和大郎君活著,沒有這兩人,長安那位會毫不猶豫的掃滅了咱們。

於是,眾人對長陵和孩子都多了幾分恭謹,忠心值飆升到了頂點。

“席間,甄斯文提及了一件事,說當初那位皇帝每攻破一處大遼城池,必然會遷徙當地大族豪強去別處。那些大族豪強在遷徙時,奴隸人口盡皆被留下。到了陌生的地方,再無原先的威勢。”

“大遼滅國,大族豪強也隨之湮滅無聞。故而,清理各地人口的旨意到了大遼故地後,毫無用處。”

蕭華最後說道:“在大遼故地,不存在奴隸!”

他回班,殿內一片死寂。

大長公主開口,“那人行事滴水不漏,所以,你等的那點小心思都自家收好,莫要為自己惹禍。”

眾人心中一凜,再度想到了甄斯文。

有人試探道:“那北疆呢?那些大族豪強難道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奴仆出籍?”

長陵說道:“旨意到了北疆,那些大族豪強都在贊美……陛下英明!”

蕭華補充道:“北疆是那人的龍興之地,民心都向著他。且駐軍不少。宋震磨刀霍霍,就等著誰跳出來……那些人唯恐慢了半分,給宋震動手的機會。所謂大族豪強,在橫刀之前,那點勇氣連惡少都不如。”

艹!

一群想復國的臣子低頭,絕望的氣息在彌漫。

“一旦各地人口被清查一空,那些大族豪強便是沒了爪牙的老虎。地方將為之安穩,大唐也將為之安穩。這……”

長陵起身,“所謂盛世,首在地方。地方之患在於大族豪強。把他們的爪牙折斷,地方便有了大治的基礎。隨即,盛世便不遠了。”

蕭華嘆道:“那人的手段,果真是如他用兵般的神出鬼沒,看似不智的舉動,卻暗藏玄機。”

隨即各自散去。

長陵回去,把此事告知了孩子。

四歲的孩子哪裏懂這些,長陵也只是習慣性的告知。

“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