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天變(第2/3頁)

楊松成處理事務的正廳被楊新相封住了,以示對父親的尊敬,和自己不如父親的謙遜。

他在距離不遠的地方重新打造了一座偏廳,也算是新人新氣象。

管事們在輪番稟告家事。

潁川楊氏傳承千年,家大業大,每日的家事多不勝數。

楊新相當然不會大小事兒一把抓。

但人口卻是楊氏千年長存的根基。

“……田莊中有些奴隸得知秦王開釋了不少奴隸後,都動心了,甚至有人悄然出去尋找官府……幸而當地官員和咱們家交好,扣住了那廝。”

管事看了楊新相一眼,見他神色平靜,就繼續說道:“小人令人把他帶了回去,誰知曉那人膽大,半路竟然逃脫了。過了數日,才被人發現自縊在莊子邊上的林子中。”

“家人呢?”楊新相身邊的幕僚問道。

管事笑了笑,“他一家子悲痛萬分,興許是有些失魂落魄吧!當夜竟然走了火,一家子活活被燒死在屋子裏。哎!慘呐!”

楊新相擡眸,管事趕緊退了下去。

“大戰在即,天下大勢將會因此戰而漸漸明朗。此刻,楊氏宜靜不宜動。”

身邊的幕僚笑道:“這一戰天下矚目。咱們家在南疆有不少人,叛軍軍中都有咱們的人為將。據他們說,叛軍集結十余萬大軍,而那個孽……而秦王麾下僅有八萬人馬。且春雨綿綿,北人容易水土不服。”

“那邊怎麽說?”楊新相臉頰瘦長,看著有些面無表情。

“那邊說,這一戰,五五分。”

楊新相默然片刻,“長安縣昨日來人,說此刻青黃不接,你等如何處置的?”

這事兒是幕僚處置的,他說道:“老夫令人在外面設了兩個點施舍炊餅。”

“很是妥當。”

楊新相說道:“如今北疆軍看似一帆風順,可人呐!他最怕的便是一帆風順。這老天爺見你太過順遂了,便會伸手把你從雲端上打落下來。福禍,得交替才是。”

幕僚微笑道:“郎君此言甚是。石忠唐當初也曾入主關中,乃至於進了皇宮。可轉瞬便敗逃。可見,這人算不如天算!”

這時有人來稟告,“郎君,長安縣又來人了,說這兩年兵荒馬亂的,多了不少流民。如今流民還在增加,楊氏可否再多施舍些糧食?”

“郎君看……”幕僚看著楊新相。

“楊氏上次捐了大批錢糧。”楊新相說道:“許多時候,過猶不及。”

幕僚心中有數,“如此,再增兩個點。”

“是。”仆役告退。

楊新相滿意的點點頭,“阿耶來信,說皇帝在蜀地頗有些勵精圖治的意思,正準備招兵買馬,且提拔了些沒有後台的官員將領。蜀地富庶,人口不少。若他真能一改前非,這天下,還真是難說。”

“還得看石忠唐的。”幕僚指指南方:“若是此戰延綿多時,便是皇帝的機會。若是石忠唐能鹹魚翻身……”

“那這天……”楊新相木然的臉上多了一抹冷意,“就要變了!”

他端起茶杯,這是結束議事的暗示。

管事們躬身行禮告退。

楊新相看著管事們出去,眼中閃過了一抹黯然之色。

千年楊氏千年楊氏,在這千余年中,楊氏曾蟄伏了五次,最長的一次三十余年。

這一次呢?

秦王正值壯年,也未曾聽聞喜歡享樂,貪花好色。

若是他能執掌天下,少說能做三十年皇帝。

三十年!

楊氏還得要蟄伏三十年嗎?

楊新相深吸一口氣。

“狗東西!”

他聽到了腳步聲。

幕僚進來了,看著面色鐵青。

接著是管事們。

每個人都是死了老子娘的模樣。

“這是……”楊新相蹙眉。

幕僚行禮。

“秦王的信使剛進城。”

“什麽信使?”

“報捷的信使。”

楊新相的眼皮狂跳。

“你是說……”

“一月,秦王與石忠唐在黃州決戰。石忠唐大敗,僅以身免!”

……

楊新相緩緩起身,腰間玉佩撞到了案幾,呯的一聲,竟然崩碎。

“去!”

他指著外面。

“郎君吩咐!”

幕僚和管事們束手而立。

“楊氏缺糧嗎?”

“不缺!”

“那為何對嗷嗷待哺的流民無動於衷?”

“是。”

“傳話,就說我聽聞秦王大捷,不勝歡喜,大醉了一場。”

“是!”

“來人!”

“在!”

“送酒來!今日為秦王賀!”

……

“大捷!”

報捷的信使一路沖進了長安城。

那些百姓紛紛避開,隨即自發聚集在朱雀大街兩側。

對於秦王,長安普通人並無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