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2/3頁)

但如果小明王不喜歡,十王也當然不會幫少君。

要是沒有小明王,十王認識少君是誰?

星君對十王還有點威懾力。

少君?

那是什麽東西?

但凡十王表態支持星後的兒子上位,星後能立馬變成堅定的十王黨,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只是星後過去幹的那些事實在是太惡心。

上官家族幹的事也太惡心。

十王懶得與其為伍。

少君在人品方面,比星後還是幹凈的多。這點即便是現在的黎青讓,也是這樣認為的。

小明王當然更是如此。

見兄弟們都看向自己,小明王沒有繼續沉默,緩緩道:“這件事情我事前一無所知,如果我知道,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黎青讓笑了:“明明你解釋這做什麽?這不是廢話嗎?”

十王內部確實有矛盾,但都是內部直接針尖對麥芒的,不至於去利用外人。

要是這點信任都沒有,還並肩作戰個什麽勁。

更別說明明霸王龍女他們,最後都是舍身斷後的。

十王的情義,經過了歷史與戰爭的雙重檢驗。

這是黎青讓最珍視的感情之一,所以他一定會保護這種感情不被外人破壞。

明明向萍萍微微點頭,直接問道:“我們不選少君的話,星君一脈還有其他候選人嗎?”

棋王搖頭:“綜合種種情況考慮,我們想扶持代理人,少君是最佳的選擇。星後和上官家族的作風太惡心,星後的兒女,在這種國破家亡的時刻,還敢飆車撞死京軍士兵,然後還能強行捂嘴,道歉都做不到,我們不可能扶持這種人。如果不是之前我們沒把手伸進乾京城,我都想直接殺了他們,更別說扶持他們上位了。”

其他幾個兄弟都在點頭。

如果有的選,選星後的兒女當然更穩妥。

但沒的選。

因為候選人就是那麽幾個。

只能矮子裏面拔將軍。

明明的話,和兄弟們的態度,黎青讓都聽懂了。

記得在上一世,他也是認同的。

少君並不是他們的同路人,至少不是同档次的人。

十王是十王,少君是少君。關系雖然走的很近,但沒有人覺得少君和十王是一個層次的。

十王做事,也不會去征求少君同意。

他們只是覺得少君是最合適的那個選擇。

而且畢竟有明明的關系。

可是現在的話……

作為一個弟譚大學歷史系的大學生,黎青讓給兄弟們科普了一把歷史。

“我給大家講一個歷史故事,正史。”

所有人都沒說話,等著聽萍萍講故事。

“五百年前,大乾和現在一樣,內憂外患。朝野上下,很多有識之士都已經對當時的乾帝絕望,紛紛另擇明主——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現在大乾也是有星君的。

十王卻只打算從候選人裏找。

從來沒考慮過和星君合作。

星君應該反思,自己到底出現了什麽問題。

“我們大乾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史觀——大廈將傾,一定要有明主站出來帶領我們。這個皇帝不行,我們就要換下一個更英明的皇帝。這一任的主官不行,要指望上面派青天大老爺給百姓主持公道。

“五百年前的諸聖,其實也是這樣想的。所謂的諸聖,在五百年前只是當時的一批野心家。他們想要另擇明主,立從龍之功,跟隨新主,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打造史書上所謂的太平盛世。

“而當時已經聲名鵲起的魏聖,理所當然的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五百年前,幾乎所有的皇子公主都在拉攏他。文武雙全的明珠公主,更是基本毫不掩飾的展露了對他的傾慕。

“所有人都以為,魏聖會扶持明珠公主繼位當女帝,而他做女帝背後的男人。萬萬人之上,還能擁有至高無上的女帝,這是何等的成就感?

“但魏聖誰都沒有選。

“他的選擇讓諸聖從此覺醒,讓大乾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

“他的反問,直到如今,我也一直在叩問自己。”

黎青讓環視了一周,認真的詢問兄弟們:“大乾為什麽一定要有皇帝?”

天帝不是血脈繼承的。

中央天帝、東方青帝、西方白帝,全都是從諸天萬界的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絕世強者,他們的尊位之下,是無盡的皚皚白骨。

那是強者為尊的晉級法則。

他們是強者,他們殺出一條血路,將那些繼承而來的血脈都踩在了腳下,所以他們當然有資格俯瞰諸天。

魏聖當然也有資格發出這個反問。

而青帝的轉世,同樣有這個資格。

“星君的候選人一共就那麽幾個,讓我們在三個人裏面挑,少君是相對最好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