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讓路(第3/4頁)

在那天之後的第二天,桑羅王朝的洪崖便南下來了大離,不似古嘯滄他們那樣不告而來,是通過正規流程到來的,專門前來送鄧長春一程。

過後洪崖和雲景單獨待了一段時間,然後心事重重的離去。

他感慨鄧長春故去的同時,倒是對雲景聯手黃昌陽做掉古嘯滄他們並不吃驚,須知當初雲景斬殺唐老他是親眼目睹的。

之所以心事重重,是因為雲景告訴了他詛咒進入了第二階段,接下來恐怕要迎接的是比旱情更可怕的災難,因此洪崖哪兒還有心情逗留,第一時間趕回去早做準備。

雲景不問世事,可實際上這段時間背地裏則是風起雲湧,大江金狼王朝因為古嘯滄鐘溪山的死將姿態放得極低穩住大離桑羅就不提了,大離內部本身也不平靜。

鄧家不是笨蛋,鄧老故去後,雖說還在葬禮其間,卻也是失去的急流勇退,把控重要部門的鄧家之人以丁憂名義放權辭官,那些受鄧家恩惠的黑白兩道都低調了起來。

鄧家這樣無疑是最正確的做法,有鄧長春的余恩在,只要不作死,傳承千年還是很簡單的,若後輩再有人成就神話境,再現往日輝煌也是等閑。

此外關於雲景的崛起也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牽扯太大了,無數人欲要拜訪雲景,但都被他閉門謝客了,朝堂派系,他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想法。

為了讓人安心,讓人不至於忐忑不安,朝廷對自家師父的安排雲景倒是樂見其成。

近來和師父閑聊中,李秋提及,他將任職六部之一,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具體落實下來還需鄧老葬禮過後。

這樣的結果不管是雲景還是朝廷方面都是樂意看到的,有李秋在朝為官,雲景就有了牽掛,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朝廷就不擔心和雲景因為一點小事兒就反目成仇。

而對雲景來說,有師父在朝廷,自己的影響力也有了,也不用為了去打消一些人的憂慮而接受某些人的投靠拉派系,自己也樂得清閑。

總之雙贏,都能安心下來。

從小陪伴雲景的學籍也被大離天子派人來請去文廟,同時送來了一模一樣的另一份學籍。

當從小陪伴他的學籍送入學宮後,一直帶在身上的天子劍反饋給了雲景一股明顯的喜悅信息,它和雲景有著難以言述的聯系,雲景學籍入文廟相當於他本人受大離舉國供奉,如此一來,天子劍也能借助國運民心成長。

這種成長不是掠奪,而是天子劍的某些特性在國運民心的洗禮滋養下的神奇變化。

如此一來,雲景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天子劍那能斬斷神話境和天地聯系的能力在快速恢復,且還在提升,當初一劍斬斷唐老和天地的聯系,天子劍的這種能力暫時失效,恢復起來需要以年為單位計算,如今嘛,最多三個月就能恢復!

不過天子劍想要成長到隨時都能斬出那樣一劍,乃至徹底斬斷神話境和天地聯系相當於斬落神話境境界,到那種程度依舊遙遙無期,甚至若僅僅只是大離國運民心的滋養,天子劍想成長到那一步根本就不可能,需要更多國運民心滋養才行……

當初天子劍問世後不久,大離西邊叛亂,大離三皇子夏末領兵前去評判,可知道如今也未能徹底平息處於僵持狀態,也就導致三皇子夏沫一直領兵在外。

不過他這天卻是回來了,不論如何,身為大離皇子,鄧長春的故去他是一定要前來祭拜送行的,不管他一直領兵在外打著什麽目的,但凡他對那個位置還有一點想法,就不得不放下一切前來表示一下,否則單憑不敬故去夫子這點,他就永遠和皇位無緣!

回來京城的夏沫第一時間去了鄧家上香祭拜,在做足姿態後,他馬不停蹄的去到了黃昌陽所在的地方。

黃昌陽和三皇子夏沫是師徒關系,雖然黃昌陽不止一個徒弟,但徒弟中是皇子的只有夏沫。

在拜見過師父禮節後,夏沫心頭組織了下語言,問黃昌陽:“師父,徒兒請問,傳聞雲……雲先生踏足神話境,消息可否屬實?徒兒征戰在外得知消息難以置信,還請師父為徒兒解惑”

看著認真請教的夏沫,活了幾百年的黃昌陽又豈會看不到他眼中的野心?甚至夏沫領兵平叛一直拖延至今心頭都明白得很,為的就是掌控軍權,否則大離鐵蹄之下那些叛軍怎麽可能堅持這麽久?

到底是自己的徒弟,黃昌陽很認真的告訴他說:“徒兒你聽到的消息沒錯,小雲的確踏足神話境了,而且為師還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同樣是神話境,小雲卻非同尋常,老夫都自愧不如,這麽給你說吧,老鄧故去那天,大江金狼王朝的鐘溪山古嘯滄聯手另一個神話境強勢到來,是小雲以一己之力將他們攔在京城之外,將他們永遠留下也全靠小雲,若不是他,為師恐怕已然和老鄧躺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