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長生宮(第3/4頁)

眾所周知,活人是不能成‘神’的,活人只能是神的信徒傳教者,所以寶壽先生弄出個什麽福安大尊雲景倒是一點都不意外。

對此雲景一毛錢都不信,這個世上人能達到的最高程度也就逍遙境,縱使逍遙境也只有千載壽元,數萬年前的福安大尊,這不扯的麽。

幾萬年時間,石頭都能風化成砂礫了,怎麽可能會有福安大尊的名號流傳下來?那寶壽先生還得到指點,你咋不上天呢。

“對了,那邊還有免費發放福安大尊生平記載和語錄書冊,世人若是誠心長誦福安大尊的事跡和語錄也能消災祈福,小的也去領了幾本,因為很多人都不識字的原因,那邊還有人專門誦讀解釋呢,諾,就這,少爺請看。”

聽完宋巖所說,雲景接過他免費領來的所謂福安大尊的生平記載和語錄書冊翻看。

這個時代讀書不是常人能覬覦的事情,所以關於書籍這種東西都是很貴的,長生宮還專門免費派發講解書冊,這投入有點大啊,不過目前來看,效果是斐然的。

宋巖拿來的書一共五六本,最上方的就是福安大尊的生平記錄,其余的皆是語錄,這些書冊都不厚,也就十多頁,最多不到三十頁。

福安大尊的生平記載中,其來歷已經不可考,模棱兩可的數萬年前出世,出世之時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乃至各種異象相生,福安大尊出生在窮苦人家,早年吃盡了人間苦楚,他沒有抱怨,而是一直都抱著一顆仁善之心,大概總結差不多就是自己吃不飽也要幫助他人那種仁慈,這樣的經歷下,某一天福安大尊得上天福澤,一下子得到了無數神通手段從此逍遙塵世之外,這樣的他依舊抱著仁善之心造福天下,世稱福安大尊,數萬年過去,福安大尊早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幾年前寶壽先生遇到得起指點如今才被世人所知。

這一看就是編的,編得還不咋地,靠寫話本為生的讀書人都比這編得好,對此雲景是嗤之以鼻的,換他來寫,必定能將福安大尊塑造得有血有肉讓人深信不疑卻有其人還有跡可循,而不是這上面那樣一通亂吹完事兒。

問題是就這樣人們都已經深信不疑了啊,人心也太好騙了……

然後關於福安大尊的語錄,格式和經文差不多,抑揚頓挫,皆是些勸人向善,吃苦是福,莫要抱怨,上天自有公道之類的內容。

看完後,雲景稍微陷入了沉思。

那寶壽先生到底在搞什麽名堂?塑造個福安大尊出來,就目前來看,他除了方便搞錢之外,其他的皆是勸人向善這方面。

人心善良這當然是好事兒,可那福安大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高,而作為福安大尊親授之人,寶壽先生的地位自然也在人們心中水漲船高了,如此循環下去,某一天,寶壽先生只需一句話,人心的善良就將成為他最鋒利的武器!

想到那種情況,雲景亦有些頭皮發麻。

目前雲景和寶壽先生沒有任何沖突,對方也沒有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他縱使搞錢,也是人們自願的,合情合理又合法,讓人挑不出毛病。

雲景不是官,也沒有被他騙,沒有任何理由去找對方麻煩。

可這種事情就這樣視而不見?任由其發展下去的話……

心念閃爍,雲景看向宋巖道:“關於這長生宮,小宋你怎麽看?”

“少爺,我也不知道”,宋巖先是搖搖頭,然後組織了下語言又道:“正常來說,其實這樣也挺好的,人們來這裏燒香祈福,不管靈驗不靈驗,總歸有一個心理安慰,再則,他們聆聽學習福安大尊的‘教導’,人心向善,這是好事兒,尤其是我還聽說,寶壽先生也不是貪財之人,人們捐贈的善款,他都拿去做善事了,修橋鋪路,接濟走投無路之人,人們提起他無不感恩戴德敬佩不已,但寶壽先生不圖名利,一心只做善事,現在已經很少見人了,就怕別人跑去感謝他,可他一直都還在默默做好事”

這才是最可怕的啊,一個人若是不圖名不圖利,那麽必定所圖很大!

“你道正常來說著是好事兒,那不正常呢?”雲景又問。

到底是跟著雲景這麽多年了,宋巖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雲景的一些影響,不會那麽輕易的被表面現象所欺騙,但若讓他一下子看穿問題的本質卻是有點難為他的。

對於這個問題,宋巖想了想道:“少爺,不正常的情況下,我說不出來,但就是覺得有些不對勁,那裏不對勁又想不明白”

點點頭,雲景道:“你能感覺到不對勁就對了,人生在世就不可能無欲無求,一個人善良到極致,卻不圖任何東西的時候,那必定是他所圖的還沒表現出來!”

“額,那少爺,你覺得寶壽先生如今這樣做圖什麽?”宋巖好奇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