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豚犬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揚州城中細雨如油,微有春寒。

一處深宅大院中有悠揚的琴音響起,伴著婉轉的歌聲。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時任大宋淮東轉運使、鎮江知府的洪起畏還在聽曲,門外卻忽然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

“阿郎,不好了!”

洪起畏不由大驚,連忙招呼堂中的歌女、美姬躲起來,慌慌忙忙地亂轉了兩圈,嘴裏不住道:“快,快,必是家中那母大蟲來了。”

“嘭。”

下一刻,屋門被人踹開,洪起畏目光看去,不由“咦”了一聲,其後鎮定下來,手放在長須上撫了兩下,一派高官名士風範。

“李節帥?你這般闖進老夫私宅,又是何意?”

來的卻是淮東安撫制置使李庭芝。

只見李庭芝身穿盔甲,披著被打濕的披風,臉上帶著焦急與疲倦之色,道:“洪公如何會在揚州?累我到鎮江好找。”

鎮江府在長江以南,與揚州隔著長江相望,有京口渡,乃是揚州至關重要的後路與輜重線,再加上洪起畏官任轉運使,與李庭芝有諸多公務上的交集。

此時洪起畏不問有何事要找他,而是擺出了強硬姿態,道:“元宵休沐七日,我自有私事要辦,你待如何?”

“那敢問洪公,今我欲領兵復克淮西,為何不給我船只,反將北岸船只悉數調走?”

洪起畏一抱拳,道:“這是朝廷的旨意。”

李庭芝大急,快步上前道:“今陸鳳台等眾挾夏富初叛,而北兵主力尚未渡過淮河,淮西三府六州唯有少量叛軍守衛。我須趁北兵未至而迅速平叛,才可消彌大禍,你不肯相助便罷,為何攔著我?!”

洪起畏退後兩步,猶在打官腔。

“這是朝廷的旨意……”

李庭芝不由劍眉倒豎,臉泛怒意。

他身後大將苗再成更是大喝道:“娘的,這狗官一再推托,大帥砍了他算了!”

“你們敢?!”

洪起畏嚇了一跳,連忙又往後退,語氣馬上軟了不少。

“這真是朝廷的旨意,李節帥你又不是沒收到。若把船只留在北岸,萬一淮東也被攻下了,教唐軍奪了船只怎生是好?”

李庭芝道:“這麽說,朝廷棄淮守江了?”

“那還沒定。”洪起畏道:“諸公如今正在與唐主議和,故而不希望李節帥揮兵西進,萬一破壞了此事。”

“議和?”苗再成驚得眼睛都要掉出來,拔了刀大喝道:“淮西都丟了,還能議和?!”

他已完全不知道朝堂諸公是怎麽想的了,連他一個武夫都清楚唐軍虎視眈眈,朝廷上還指望老虎不咬人。

好在洪起畏馬上給了解釋。

“正是形勢岌岌可危,才須議和。否則夏富既降,如何保證夏貴不倒戈?只憑李節帥,救得了大宋社稷嗎?”

苗再成聽了,整個都聽糊塗了,問道:“那我們怎麽辦?”

“等著?”

洪起畏試探地問了一句,其後道:“若是議和成功自然是好的,若是不成,無非是拖住唐軍於淮東。”

李庭芝皺了皺眉,看向洪起畏,疑惑道:“既如此,你為何還敢到北岸來?”

洪起畏登時心虛,飛快地往後堂瞥了一眼。

苗再成馬上便提刀追了過去,只聽得尖叫陣陣,諸多美姬們嚇得縮在角落,再一看,後堂擺著許多箱子、包裹,打開來裏面裝的俱是金銀細軟。

“大帥,這狗官想收拾了東西逃。”

“不對,若僅是如此,他何必親自來?”前堂上李庭芝說著,又道:“洪公,說吧。”

“我……”

苗再成忽轉頭向院中看去,只見有人影迅速翻墻而走。

他不由大怒。

“娘的!這狗官怕是來與叛軍聯絡的……追!”

可惜,當幾個士卒沖出雨幕,四下一看,並不見任何人影。

苗再成暴怒如雷,提著刀回到堂上,只見洪起畏還在那兒,不由喊道:“大帥,他必是打算降了,殺了他吧。”

“你們敢?!”洪起畏驚呼道,“我堂堂朝廷命官,你等毫無證據,豈敢擅動私刑?!”

苗再成道:“這種時候你還敢來江北,一定是偷偷來見叛軍。”

“你敢冤枉本官?!你你你……血口噴人。”

李庭芝默默看了一會兒,最後一把攬過苗再成的脖子,道:“走吧。”

“大帥?”苗再成驚訝道:“這就放了他?”

“你想怎麽樣?殺了朝廷命官,造反嗎?”

李庭芝隨口反問了一句,又向洪起畏道:“今日所見,我會據實以報朝廷。”

“清者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