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兩都之規劃者

當一扇院門被吱吱呀呀地推開,姚樞目光看去,只見劉秉忠正站在那,手提一柄刀,刀刃還在往下滴血,血還沾到了那身玄色的僧衣、僧鞋上,給人一種禁忌之感。

“劉公,你這是做什麽?”

“恢復神州。”

劉秉忠短促地應了一句,扶著姚樞便匆匆往裏走。

再看這座小院,卻見竇默、許衡、王恂等人皆在,有人神色鎮定,卻也有人臉上的詫異之色尚未消逝,顯然也是才得知劉秉忠叛了。

來不及細述,眾人已匆匆穿過了中書省衙門的後院,進入一個倉庫。

劉秉忠拋開手中單刀,上前伸手在墻上摸索了一下,用力一推,裏面竟是一個暗門。

暗門後則是一條窄道,走過窄道到了另一扇門前,拉開來,眾人便發現自己已身處禦史台衙門。

“城中竟有這般秘道?”

“畢竟是我主修的大都。”劉秉忠並不諱言,轉頭又四下一看,“稍歇一會吧。”

姚樞被扶著坐下,轉頭見暗門已經被關上,而元軍暫時還沒追殺過來,連忙緩了幾口氣,體會著這死裏逃生後的心情。

侍奉了忽必烈大半輩子,今夜君臣恩盡,不免又是一陣迷惘。

稍歇了片刻,眾人從側門出了禦史台,眼見是一條寂靜的小巷,巷子兩邊俱是高墻,並無行人。

城中已經出現了混亂,這裏便顯得如凈土一般,還是多虧了劉秉忠對大都城了如指掌。

“南面城墻附近元軍眾多,我們將向北,與張玨元帥匯合。”

忽然,遠遠地傳來了轟隆聲,像是天邊在打雷。

姚樞不由停下腳步,擡頭看了看天。

“姚公不必擔憂,這正是張元帥攻破新城墻了。”劉秉忠道,“建新墻之時,我便預留了空墻,一炸便塌。”

“劉公是何時歸附唐帝的?”

“換俘之後。”劉秉忠道,“元廷以張柔將賀蘭山之戰時被俘的宗親貴胄們換回來,其中便有說客。他們……說服我了。”

姚樞默然,知道這“說服”二字聽來簡單,劉秉忠卻必然心中掙紮過。

因為他也是這樣。

他們這代人,一輩子都在面對著大義與現實作選擇。

只希望這是最後的選擇吧……

小巷走到了盡頭,只聽得前方的爆炸聲越來越響,喊殺聲越來越大。

“進國子監,快。”

國子監還沒有建好,裏面並沒有人,一片漆黑。

劉秉忠徑直將一眾漢臣帶到大堂,長舒一口氣,道:“便在此等著即可,待張元帥占據大都、與陛下匯合之後,我等前往伏迎……天子,即可。”

話到後來,他語氣低沉下來。

但也只是片刻,他馬上又恢復了幹練,安頓好眾臣之後,轉身便離開了國子監。

這座大都城他最熟悉,故而他還得要去見張玨,幫助唐軍以最快的速度取城,減少百姓傷亡。

出了國子監,夜風吹來,帶著些刺鼻的硝味。

劉秉忠深吸一口氣,像硝味更濃的方向走去。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旁邊傳來。

“籲……誰在那裏?!”

劉秉忠轉過身,卻見是愛不花已策馬趕了過來,手持火把往他這邊照了照。

“是聰書記……是劉秉忠?”愛不花大喝道:“別讓他逃了!”

其後,他還向國子監看了一眼,喝道:“搜,那些叛徒一定在裏面!”

“嗖”地便有利箭向劉秉忠射來,有侍從縱身一撲擋了。

“劉公快走!”

射來的箭矢更多,劉秉忠卻並不跑,反而迎著愛不花走了兩步,喊道:“趙王這是做什麽?可否聽老夫一言?”

見他不逃,愛不花擡手止住士卒放箭,示意活捉,道:“當我不知嗎?你背叛了大元!”

“局勢至此,趙王要為大元殉節,可想過汪古部的部民們?”劉秉忠伸手推開護在自己身前的侍從,十分坦蕩地站在愛不花面前,道:“當年汪古部為金國守邊,豈非背叛了金國,轉投了成吉思汗?”

“你好大的膽子,你還想勸降我?難道忘了我是大汗之婿!”愛不花大怒。

“趙王更是汪古部之首領,系五萬戶牧民之命途。”

“李瑕還沒贏呢,你們這些漢臣未免高興得太早了。”

“正是因為唐帝還未勝,而漢臣皆望風歸附,可見人心已定,天下大勢已明朗,今夜乃最後時機,再不順從天意,悔之晚矣……”

劉秉忠說到這裏,已有元兵上前摁住了他。

愛不花下令將他帶走,目光已轉向了國子監。

“趙王。”劉秉忠任由他們摁著,又道:“你只怕還不知道吧,唐軍北路軍主帥楊奔,已兵臨開平城下。”

“什麽?”

愛不花這才回過頭,道:“不可能,我安排了兵馬駐於陰山,楊奔怎麽可能抵達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