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不還

十一月十二日,大雪紛飛。

一隊車馬緩緩從唐河冰面上駛過。

郝經掀開車簾向外看了一眼,道:“戰場已經清理過了?”

負責護衛他的將領名叫黃俁,談吐不像是個粗人,應道:“唐軍之中多是南人,不耐嚴寒,大部分都躲在曲陽、行唐等幾個城池中。前夜駐紮在唐河岸邊的是張弘道從真定史家借調的兵力,沒多少人,一聽說主帥已經死了,很快就投降了。”

“這般說來,戰果並不大?”

“俘虜了兩千人,戰果亦不算小。”黃俁道:“聽張總帥說,主要是對唐軍士氣的打擊。再加上這天氣,他們水土不服,能死了速取保州的心思即可。”

郝經點了點頭,心裏有數。

車馬繼續前行,前方的荒野上少見到人煙,倒是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唐軍搭建的望塔。

黃俁於是派人上前喊上兩句。

“大元派使節求見大唐皇帝陛下!”

很快便有一隊騎兵從風雪之中出來。

為首的唐軍校將掀開車簾往裏看了一眼,大聲道:“郝先生是吧?!敢來求見我陛下,不怕死嗎?!”

郝經撫須笑道:“若怕死,老夫便不來了。”

“那為蒙虜當說客,你羞嗎?!”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盡臣節,何來羞字一說?”

“哈哈哈,你當忽必烈是君,人當你是狗!”

郝經還想再應,那唐軍校將已唰地一下放下了車簾。

“出發!”

隊伍遂繼續向南,往真定府而去。

……

真定府城依舊,甚至比過往還多了些繁忙的樣子。

進城門的時候隊伍稍微等了一會兒,赫經特意下了馬車觀察著城墻,發現城墻上連一道刀劃的新痕都沒看到。

“老夫聽聞,唐軍有一火器,聲如雷霆,所擊無不摧陷。未用於攻城耶?”

“沒有必要你知道吧?大家都是漢人,能勸降就勸降,真遇到冥頑不靈的再殺殺殺!”

“將軍還會用成語,不知高姓大名。”

“哈哈,走狗還不配知道,等你投了我皇再告訴你不遲!”

此時已經能進城,郝經搖頭笑了笑,進入城中,發現真定府城中竟還有百姓在走動,若不是來往兵馬眾多,仿佛太平時節光景。

他本以為自己會被晾上幾日,被為難一番才能見到李瑕。

不想,到了驛館,僅等了半日,李瑕便已答應見他。

見面的地點在龍興寺行宮。

龍興寺是隋開皇年間所建,趙匡胤征河東時駐蹕於此,又擴建了一番,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有大小殿宇十來間。

彼時正是傍晚,遠遠傳來了鐘聲。

殿前有人喊道:“召元使郝經覲見。”

郝經忽然想到了賈似道,莫名擔心李瑕會也將他扣留。

懷著這種略略不安的心情,他步入殿間,俯身行禮之後擡頭看去,見到了李瑕。

他對李瑕真的是聞名已久了,彼此之間的交集也很多,但此時初次見到本人,還是愕然了一下。

這樣氣度不凡的漢家天子,確實是他曾經一直在盼的,忽然見到,竟有種夢境成真的感受……唯獨還太年輕了些。

“不必多禮,朕一向很喜歡你的詩。”

郝經下意識便問道:“但不知唐皇陛下喜歡外臣哪一首詩?”

“自然是朕殺人時題在墻上那一首。”

“臣才疏學淺,讓唐皇陛下見笑了。”

“那就不說笑,朕讀過你不少詩。”李瑕道,“石郎作帝從珂敗,便割燕雲十六州。世宗恰得關南死,點檢陳橋作天子。漢兒不復見中原,當日禍基元在此。稱臣呼父古所無,萬古諸華有遺臭。”

一首詩念罷,他擡手指了指郝經,又道:“你是個讀史的,看你詩文也非不明事理之人,緣何給胡虜為走狗?”

郝經直接便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威嚴。

他終於不敢再欺李瑕年輕。

“外臣……”

“罷了,不必將你那套托辭說出來汙朕的耳。”

郝經又是一滯。

他是當世大儒,今日也是有備而來。

唯獨沒想到的是,李瑕句句都是先發制人,每句話都是帶著他在走,使他根本就無法找到自己說話的節奏。

“唐皇陛下,天已然入冬了。”

頗為生硬的一句話,郝經終於開始說他想要說的問題。

李瑕似乎輕笑了一下,在椅子上坐了下來,隨手拿過一封折子看著,也不說話,由著郝經當說客。

“不知唐皇陛下可有意識到,今日唐軍與元軍對峙之地,正是宋、遼之交界?”

“朕忙,你有話就一次說完。”

郝經此時才發現,整個殿中竟只有他與李瑕兩個人。

也沒有點火爐,到處漏風,冷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