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歸來者

洛陽。

巨大的回回砲車架在城墻邊,民夫們來回忙碌著搬運守城的器械,更遠處則是源源不絕的騎兵馳來。

這裏與長安一樣繁忙。

伯顏巡視著,臉色還是顯得十分沉穩,將擔憂深深藏在心底。

賀蘭山之戰的消息傳來之後,大元已經是人心動蕩。

來自關中的大量情報稱,唐軍已經斬殺了忽必烈;而逃回的元軍中有不少人稱看著大汗往北面逃走了。

然而至今他還沒有回來。

在這位大元皇帝出現之前,誰都不能確定哪個才是真相。

據伯顏所知,安西王忙哥剌卻是在這場大敗中逃出生天,也許是因為曾被李瑕俘虜過一次,有經驗了吧。

如今忙哥剌、脫忽還在河套附近集結潰兵,守衛河套的同時也尋找忽必烈。

換言之,很大一部分蒙古兵馬如今掌握在忙哥剌手中。

伯顏已經收到忙哥剌的信了。

信上說的都是些該說的話,但忙哥剌拉攏伯顏的意圖卻很明顯。

如果忽必烈再也找不回來了,年輕的安西王顯然正在做擔當大任的準備。

伯顏還沒回信,在事情還沒確定之前他不會輕易表態。

這些是內憂,除此之外還有外患。

關中那邊,李瑕已經磨刀霍霍,緊鑼密鼓地在準備北伐,河南首當其沖。伯顏還得要為這一戰做準備。

形勢讓他感受到了艱難,也許當年金國的武仙、宋國的余玠感受到的就是這種艱難。

攻與守便是如此,處在弱勢苦撐的一方要困難得多,而如今已經是攻守易勢了。

迫於無奈之下,伯顏甚至越權派人南下去聯絡宋廷了。

他很清楚,若沒有宋國的支持,他守不住這個風雨飄搖的大元。且往後不論是忽必烈回來,還是新皇繼位,對於他這個舉動只會是贊賞有加。

目前消息都還沒回來,凡事都還說不準,總之守住、穩住是一切的前提。

伯顏一改以往恢復中原生氣的策略,大量征召兵馬,堅壁清野,準備堅守到底。

雖然艱難,但他自命不凡,有自信能夠擋住李瑕。

“丞相!”

有人策馬從北面趕過來,匆匆登上城頭,卻是河南路控鷹衛總管何瑋。

他快步趕到伯顏身邊,道:“丞相,有人從開平來了。”

伯顏倏地轉過頭,眼神中似有光彩閃過。

他壓低聲音,問道:“陛下回來了?”

“丞相還是親自去問吧。”

伯顏遂大步向城頭下走去,何瑋四下看了一眼,跟了上去。

趕回經略府,往大堂看了一眼,卻沒看到人。

“丞相,在寮房。”

伯顏一聽便知這是有重要的秘事要議,眼神中的光彩變成了陰翳,還透著些擔憂之色。

“請他們到書房談吧……”

不一會兒,三個人走進了伯顏的書房。

其中兩人是控鷹衛,另一個則是書生打扮的漢人,三十歲出頭的樣子。

“見過伯顏丞相,下官姓尚,名文,字周卿。”

伯顏問道:“陛下回到開平了?”

“丞相放心,下官來是有好消息報於丞相。”尚文道,說話間四下打量了一眼,似在看是否隔墻有耳。

縱是伯顏涵養極好,也露出了不耐煩的神色。

他再次問道:“是不是陛下回來了?”

尚文卻是鄭重地作了個揖,道:“真金太子回來了。”

伯顏愣了一下。

真金?

再次聽到這名字,讓人有點恍然如夢的感覺,他早以為真金已經死了。

“真金太子……燕王是怎麽回來的?”

“太子逃出沙漠之後昏厥了過去,被一戶牧民收留,往西北遷徙了一段路途,因此一直沒被找到,後來他說服了這戶牧民,帶著他回到了開平,雖歷經艱險,然而得長生天與大元歷代聖君保佑,終於平安歸來。”

伯顏已皺起了眉頭。

他確實沒想到真金會以這樣的方式回來。

荒謬,讓人難以置信,更重要的是,讓當前這本就不明朗的局勢更加復雜了。

他當然留意到了,尚文口口聲聲說的都是“太子”,可事實上,陛下還沒有冊封真金為太子。

他差點便要指著尚文問一句“你們想怎麽樣?”

然而,伯顏還是很快調整了情緒,感慨道:“太好了,等陛下聽了這消息,一定會很高興。”

真金畢竟是皇子,皇子能平安歸來,為人臣子當然要高興,伯顏還在這句話裏提醒尚文,忽必烈可能還活著。同時,這也是一種試探。

這種委婉體面的說話方式並不是以前大蒙古國的官員們的作風。

只是忽必烈施行漢法到現在,除了最重要的嫡長子繼承還沒有確立,其他各種好的壞的還是學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