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賀蘭山之戰

次日,唐軍不顧疲憊與傷病,趁天不亮便往東南方向撤了三裏地。

到了中午時分,在一條小河邊,唐軍來不及渡河,元軍已追了上來,雙方遂擺開陣勢,正面對陣。

此地名叫河灘山,戰事開始,李瑕以鮑三、皮豐部為前軍,步卒列陣;以宋禾、胡勒根部為左翼;以陸小酉、德蘇阿木部為右翼。

忽必烈先是派小股騎兵引誘唐軍步卒,然而唐軍並不上當,始終列陣如山。忽必烈又遣騎兵偷襲唐軍後陣,被陸小酉所阻。

見此情況,忽必烈明白了李瑕又想要堅守的心思,果斷令張弘範率騎兵繞遠路,包抄李瑕後方。

待到傍晚,張弘範好不容易快要繞到了唐軍後方,想要完成包圍,卻遇到唐軍孔仙率部抵達。

這半日戰況焦灼,元軍雖然占據優勢,卻像是一條惡狗咬了龜殼,死死不能咬破。

至此,唐軍已增兵至六萬人,雖然還有兩萬疲師,人數上的差距卻與元軍越來越少。

入夜收兵,眾將歸營,紛紛請罪。

“大汗,是我無能。”八刺當先道:“那些唐軍步卒披著重甲、舉著長矛站在那,我們的騎兵要一天內擊潰他們很難。但按照過去打宋軍的辦法,只需要繞道先斷了他們的糧草,包圍他們幾天,他們就軟了。可惜今天張弘範沒有成功包抄。”

塔察兒、忽剌忽兒這些東道諸王平時雖然不喜歡八剌這個西道諸王,但畢竟都是黃金家族,這時又開始抱團了。

“八剌這點說的對,今天我們把唐軍留在河灘山,張弘範卻沒有能夠推了他們的退路。明天唐軍就能退回定遠營,這一戰就難打了。”

忽必烈眼看著諸王紛紛把責任推到張弘範頭上,卻是轉頭看向了史天澤、嚴忠濟等人一眼,似乎想看看世侯們敢不敢抱團。

事實上,如果漢人世侯們真的齊心了,才叫忽必烈忌憚。

此時並沒人替張弘範說話,忽必烈大度地擺了擺手,道:“不怪這小子,都說說吧,認為這一戰該怎麽打。”

史天澤當先出列,應道:“臣以為,明日李瑕便會退到定遠營,據小山營地而守。依臣之意,與其強攻,不如搶占三關口,斷其補給,以歲月斃之。”

忽剌忽兒譏笑道:“史丞相打仗,只會一句‘以歲月斃之’嗎?”

史天澤搖了搖頭,心想自己確實擅長以歲月斃之,可惜這些蒙古宗室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都是壞事之輩。如果不是忽剌忽兒不斷催促、如果不是八剌年輕疏忽,如今李瑕已經步了李璮的後塵了。

“夠了,打仗不會,只會嘲諷同僚。”忽必烈叱了忽剌忽兒一句,道:“史公繼續說。”

“三關口是賀蘭山第一戰略要道,唐軍支援輜重由此驛道而來,源源不斷、且隨時可退,臣以為不惜代價也要占據此地,此其一;其二,張文謙如今還在興慶府,陛下可傳召於他,讓他勸降廉希憲。廉希憲一降,則甘肅可得……”

聽到這裏,忽必烈點頭不已。

他這次算是更深刻地意識到這些世侯確實是比他的親戚們要能任事得多。

前陣子心底裏對漢人世侯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疑惑這時候又消散了不少。

“就由史丞相帶兵搶占三關口。”忽必烈說到這裏,想到史天澤兵力並不足,轉頭又看向八剌。

史天澤順著忽必烈的目光落在諸王當中,不由一驚,連忙道:“臣領旨,但臣無能,請由張九元帥助臣一臂之力。”

張弘範皺了皺眉,打心眼裏不願意與史天澤走太近。

無他,不想顯得抱團。

這一小小的表情落在忽必烈眼裏,忽必烈卻是心中嘆息一聲,暗道大元朝中內鬥還是太多了。

“張九,你與史天澤合兵一路,拿下三關口。記住,以戰事為重。”

“臣領旨……”

這夜出了汗帳,張弘範、史天澤難得並肩而行。

“從戰事的角度而言,這一次至少沒有了掣肘。”

“史公,你不該瞞著陛下史杠被俘一事。”

“怎麽?連九郎也不信我?旁人不知,你還不知史樞與史權之死對我……”

“我信史公的忠心。”張弘範道:“我只是認為,史公該對陛下更坦誠。”

“坦誠?”史天澤搖了搖頭,長嘆一聲。

張弘範說的卻並不僅是史杠之事,還包括在濟南時史天澤擅殺李璮一事。

在他看來,忽必烈之所以容許忽剌忽兒試探史天澤,就是因為史天澤這些不坦誠。這也是近來史天澤飽受掣肘的原因。

“史公可知我十弟?”

史天澤轉頭看向張弘範,道:“張弘正。”

“不錯。當年黃河一戰,我與十郎都在史公軍中。十郎他……犯了與史三郎一樣的過錯。”張弘範道:“但我與陛下坦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