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棄局

七月十六日,長安。

商挺攤開公文又看了一遍。

改京兆府宣撫司為“陜西四川行中書省”,升遷廉希憲為行中書省右丞相、商挺為僉行省事。

這是好事,是恩賞廉希憲、商挺平定關隴的大功。

商挺五十一歲僉行省事,已可算名臣;廉希憲卻才二十九歲,雖說是行省丞相,但大蒙古國之行省比尋常國家尚大,可稱結結實實的拜相。

可見平定關隴功勞之大。

但商挺的臉色卻更為憂慮了。

他已經把汪良臣兵敗、隴西失守的消息傳往開平。那麽,在這些壞消息到達開平之前,陛下已發出了加賞的詔諭。

這非常快,畢竟路途遙遠,甚至陛下如今並不在開平,已往北迎戰阿裏不哥。

結果,大勝恩賞才下,隴西轉眼間被李瑕占據。

商挺很擔憂會影響到東路的戰事……

“李瑕。”

喃喃著這名字,商挺又拿出一封信看起來,雖然這些日子以來他已看過很多遍了。

信是張文謙寫的。

蒙哥死的消息傳來後,張文謙最早到河南等地調查是否有人與李瑕勾結。

也正是他查清了當年李瑕北上的真相。

——李璮的謀士王文統,趁金蓮川幕府謀劃秘事之機,利用楊果試探宋廷反應。

張柔與李瑕之瓜葛也正是張文謙發現,遂有了姚樞招降一事。

沒想到,李瑕去了趟臨安,再回漢中,其勢竟是不減反增,今已攻下隴西。

商挺此時才回過神來,驚訝地發現南面竟出了這樣一個人物。

金蓮川幕府諸人,若及早意識到,本該有機會扼殺李瑕……

郝經,弟子被殺,詩作還被以血字題在墻上,他本該去細查。但張家遮遮掩掩,沒及時告訴他實情。

趙璧,經略開封,四年前便該發覺不妥。但沒辦法,四年前李瑕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豎子。

張文謙,查清李瑕在河南的作為,本該更重視。但當時,張文謙已算很重視李瑕了,先後傳書提醒姚樞、廉希憲、商挺。

姚樞,公務繁忙,僅布置了一手便不再關注。但也能說足夠重視了,獻策請張柔嫁女李瑕,親筆去信招降,還預料到李瑕若不降,猶可借趙宋之手殺之。

廉希憲,忙於平定關隴之亂,沒注意到李瑕設計了汪良臣。但甫一得到消息,便對李瑕驚為天人,打起全部心力應對,最後還親赴鳳翔府。

便是他商挺,一得到提醒,立刻便下令“軍中嚴符信,以防奸詐”,防止李瑕遣細作北上……

回想起來,金蓮川幕府沒有一個人在李瑕之事上有過疏漏。

且自蒙哥汗身死以來,操持家國大事的謀臣們對那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都有所警惕。

差就差在,諸人也都是忙裏偷閑時各自謀劃一招,卻沒有一個人在全力對付李瑕。

只希望這次,廉希憲能穩住關隴局勢……

“商公,廉相回來了。”

商挺擡頭看去,竟見廉希憲風塵仆仆趕來。

“善甫回來了?”商挺笑道:“對了,該稱廉相了,不到三十即拜相,快看這封公函……”

廉希憲大步跨進公房,並未看那公文,徑直附耳在商挺耳邊說了一句。

“劉元禮奇襲漢中,全軍盡歿了。”

商挺臉色一沉,猶自鎮定,止住廉希憲的話語,先揮退了下人。

“雖未想到李瑕能留下劉元禮這五千人,但局面……”

“局面大壞矣。”

廉希憲雖不至於驚慌失措,語速卻快,道:“劉黑馬敗了。”

“敗了?敗給誰?涼州與西域諸王支持阿裏不哥了?!”

“是李瑕,他兵出渭河了。”

商挺訝然,問道:“何時之事?”

“十二日。”

“廉相……未與我說笑?”

“我亦盼還能與商公說笑,局勢遠比商公所想嚴峻,嚴峻太多了。”

“鳳翔府還在?”

廉希憲此時才接過商挺手中的公文掃了一眼,對自己任行省右丞相一事榮辱不驚,皺眉道:“鳳翔府還在。”

“那是?”

廉希憲似有些不願猜忌世侯,卻不敢再耽誤,終於道:“與商公說說我的猜測吧,劉黑馬恐怕是……欲降李瑕。”

商挺愣住。

他向後退了兩步,仔細盯著廉希憲的臉。

“善甫,你素來穩當,該知此等大事,不可胡言。”

“劉黑馬自保之輩,不肯力戰,我親眼所見。”

商挺呆滯了一下,喃喃道:“局勢……至此地步了?”

“唯盼著劉黑馬能不叛,但他連……”

商挺恍惚過後,一個激靈,已清醒過來。

他太清楚統領西京、河東、陜西諸軍的七萬戶都元帥一旦降敵的後果!

這還是大蒙古國從未有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