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信使

鄂州。

忽必烈這次南征,一改成吉思汗、窩闊台時期的屠城作風,舉“吊民伐罪”之旗,又嚴肅軍律,下令“軍士有擅入民家者,以軍法從事”。

此舉確有用,淮西百姓恨袁玠入骨,視忽必烈為王師,助蒙軍渡了長江天塹。

但過江之後,便不再有這樣的局面,隨著高達入援,戰事已僵持下來。

忽必烈遂駐軍於南岸的滸黃洲,與宋軍對峙。

他在城外建起一座五丈高的望台,每日登台指揮……

三月十八日。

賈似道領軍抵鄂州城外。他本就駐紮在漢陽,順江而下,趕來得十分從容。

忽必烈望見宋軍援兵將至,便下令猛攻。

蒙軍大將張禧、張弘綱父子遂請命,願率敢死隊破城。

張禧是張柔之族人,但在他父親那一輩已舉家從保定遷往山東。

張家投降蒙古後,張禧先是隨蒙古元帥察罕轉戰四方,不為蒙人所喜,險些被處死。

後來,經張柔引薦,他投奔忽必烈,從此死心塌地,最是忠誠。

……

“要是不能為漠南王破城,我父子願戰死不退!”張禧臉色漲紅,用蒙語大聲喊道。

忽必烈雖說是重漢制,但並不會漢語。

他眼見張禧如此激動,仰起頭、閉上眼,有悲憫之態,道:“本王,不允許你們父子二人都戰死。”

“求漠南王信我!”

忽必烈無奈,終於沉聲道:“你們父子必須留下一人,讓本王能厚待勇士血脈。”

張禧極是感動。

“請漠南王等待末將破城歸來!”

他重重一抱拳,一邊奪過張弘綱手中的長槍,轉身便去點兵。

“你、你……隨本將殺敵!”

……

望台上,看著敢死隊沖殺前向,忽必烈轉頭看向張柔,不由贊賞道:“張家,都是勇士啊。”

“請漠南王放心,哪怕強攻不利,臣也有辦法攻破鄂州……”

話到一半,張柔忽見北面有呼叫聲響起。

他轉頭望去,是長江上有幾艘小船打著蒙軍旗號向南岸劃來。

那似乎是……西路大軍的旗號。

“漠南王,大汗也許快要到了。”張柔道。

忽必烈卻沒向西望,而是轉頭向東面望了一眼。

他看向的是臨安城的方向,喟然而嘆。

“三路大軍就要匯合了,像是奔騰的色楞格河,但本王很擔心啊,擔心大汗不肯聽我勸言,屠戮了這些可憐百姓。”

說罷,忽必烈用生硬的漢語又道了一句。

“蒼生何辜?!”

張文謙、郝經等人頓時紅了眼,上前一步,拱手行禮,哽咽道:“臣等,求漠南王務必勸阻大汗!”

“本王真能勸住大汗,放下他的屠刀嗎?”

高高的望台上文臣、武將際會,在這幾句仿佛是廢話的話之後,漸漸地,卻有了即將攪動天下風雲的氣魄……

……

鄂州城頭。

“破城!”

張禧確實猛將,且麾下皆是如他般不要命的敢死勇士。

他們竟是冒著宋軍的木石、箭雨、火球,硬生生殺上鄂州東城城頭。

此時賈似道的援軍將至,高達沒想到蒙軍還能殺上來,又驚又怒。

“隨本將攔住他們!”

高達亦是能沖陣的猛將,亦是親自殺上去,領親衛殺穿了張禧的敢死隊。

……

城外,張弘綱正率兵掠陣。

眼看高達沖殺過來,張禧有危,他不由心急不已。

若在平時,張弘綱便要勸父親回來再找機會。

但今日不同,想到漠南王的恩重如山,他咬了咬牙,幹脆又領兵沖殺上去。

“隨我破敵!”

城上擂木不停砸下。

待張弘綱攀上城頭,隨他登城的兩百人已只剩十余人。

“殺!哪怕我父子俱死,誓破此城!”

“殺啊……”

……

望台上的張柔又回看了鄂州城一眼,認為張禧父子有些過於拼命了。

他想派兵把他們救回來,但知道漠南王的意思,不敢擅自作主。

於是張柔再次看向岸邊那幾艘船。

卻見船只靠岸之後,有幾個蒙軍士卒下船,向這邊急奔而來。

果然是西路軍信使。

川蜀攻下了,真快。

張柔不由想到,宋人真是軟弱無能啊。

雖總有那麽一些宋人如嶽飛、孟珙,仿佛是經天緯地之才,做著驚天動地之事。但,實則是逆天而為、不知所謂。

這天下格局如今已然很清晰了,先滅宋、再順應天意助漠……

“報!漠南王,漠南王……”

信使已奔到了望台下,迅速爬上來。

張柔眯了眯眼,認出他們是史天澤麾下。

看動作,他們隱隱有些慌張。

是史天澤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