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分兵

釣魚城南面,蒙軍大營。

史天澤於清晨登上小山,望向釣魚城城頭上的宋軍大旗。

“昨夜,汪德臣未能攻克啊。”

史樞點點頭,應道:“功虧一簣了。”

“你若到了大汗面前,莫露出興災樂禍之色。”史天澤交代了一句。

“侄兒知曉。釣魚城畢竟與苦竹隘不同,王堅用兵,遠勝張實、楊立。昨夜若換了侄兒,戰果必遠不如汪總帥。侄兒不會因此而自大。”

史樞眯著眼,緊緊盯著釣魚城,依舊在思忖破城之法。

史天澤余光瞄了史樞一眼,忽然想到一事,道:“你可發現了?軍中所有人都只想著要拿下此城。”

史樞理所當然應道:“大汗入蜀以來摧枯拉朽,只在此地休整了兩月,又遇到如此冥頑不靈之宋軍,不破城如何能甘心?威勢又何在?”

“於戰局而言,意義不太大了。”史天澤道:“釣魚城乃重慶門戶,攻之,實為了保障輜重,只需圍住山城堵住守軍既可。”

史樞搖頭,道:“但大汗不會放棄的。”

蒙哥確實不急。京湖戰場上,塔察兒敗了,而忽必烈還未南下,不必現在趕去匯合。

“我並非是要勸大汗放棄攻釣魚城,夏季已過,有的是時間破城。”

在見過大軍被酷暑、濕氣、蚊蟲折磨得不成樣子之後,史天澤慶幸是在攻城之前度過了夏季。

否則若是長期攻城不利再迎來酷暑,這仗就難打了。

眼下,他已對拿下釣魚城充滿了信心。

“我打算向大汗請命,分兵攻重慶。”

史樞一愣,問道:“叔父有把握?重慶為趙宋重鎮。釣魚城未破,叔父帶不走太多兵力。”

“我估計,重慶並無太多兵馬。”史天澤眼中微泛思量。

史樞道:“侄兒聽聞,蒲擇之乃李曾伯舊屬。”

史天澤擺了擺手,道:“你消息遲滯了。趙宋已遷李曾伯為廣南制置使、知靜江府,防禦阿術。如今趙宋在京湖之統帥,乃賈似道。”

“叔父是說……重慶沒有援兵?”

“動動腦子。塔察兒敗得如此之快,宋軍該有多少兵力布在京湖,何來援兵入蜀?蒲擇之若真有兵力,為何不支援釣魚城?”

說話間,史天澤愈顯從容。

“如今,楊大淵既得合州舊城,重慶又失一屏障。我順江而下,誰人可擋?囊中之物,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蒙哥此次伐蜀,若要從麾下大將中說出最受倚重的兩人,必有汪德臣、史天澤。

兩人中,汪德臣擅猛戰,史天澤則擅穩戰。

若重慶有兵力,史天澤絕不願冒險。

但他洞若觀火,已從各種消息、跡象中捕捉到了戰機,料定此次必能穩穩當當拿下重慶這個川蜀的防禦核心……

……

數日之後,王堅再次登上護國門城樓,望眼望去,只見嘉陵江上,數百艘戰船揚帆,岸邊軍士如長蛇,正徐徐順江而下。

“史天澤去攻重慶了。”

“是,他不介意讓我們看到。”張玨沉著臉,道:“甚至還派人投書上山,問將軍是否敢出城去支援重慶。”

王堅走了幾步,手扶在城垛上,探出頭,似想看得更清楚些。

他不讓麾下的將士們看到他的臉色。

守釣魚城,已耗盡了他的心力。

他承受不起重慶失守的後果,卻不可能率兵去支援。

這讓他倍感壓力,比上戰場還要難熬得多。

他目光落處,山城下,一片壯闊,三江匯流成的大江奔騰向南……

……

涪江、嘉陵江、渠江在此匯流,故有“合州”之名。

也因此,它是為當今之軍事重鎮。

合州舊城本在涪江與嘉陵江之間,依山傍水,風景獨好。

自余玠將州城移至釣魚城之後,舊城中已是人口稀少,但還有宋軍兵馬守衛,與釣魚城互為犄角。

楊大淵破城之後,得到汪德臣之命,焚毀城池,以威懾釣魚城軍民之心。

於是,大火揚起,沖天煙氣直上雲宵。

釣魚城上軍民如何氣憤不提,合州以南,一座高山上亦響起了怒罵聲。

“楊大淵!老子噢你娘!”

大宋行在臨安府罵人的話也多,但最臟的字眼往往也顯得雅氣。

林子罵過之後猶不過癮,提著刀恨恨瞪向北面,只想手刃了楊大淵才能甘心。

聶仲由卻是搖了搖頭,道:“姓楊的留了手,不然合州一戰,弟兄們要死絕了。”

“留了手?”

林子頗驚訝,目光一掃,看向山間那些死裏逃生的士卒,又不願相信,又只能相信。

他們是遂州武信軍,守的本是遂寧。蒲擇之收復成都失敗後被調往青居山。

之後,楊大淵至青居城勸降了劉淵,殺了段元鑒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