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道士

傍晚,鮑三出了縣城,策馬趕過符江上重新修建好的木橋,卻見許魁正蹲在那。

“鮑班頭。”

“蹲在這幹嘛?趁著傷沒好,多陪陪你渾家是正經。”

“聽說有人從下遊找到兩個活著的弟兄,誰啊?”

鮑三道:“不是你那一什的,是劉二狗和許禿瓢。”

“那姜班頭呢?”

“你想班頭?早著。”

許魁急道:“哥哥你這話說的,我是這種人嗎?我這不是急嗎?”

“魁啊,你知道吧,姜飯是會水性,這要是天不冷,他被沖到大江裏也能撲騰回來。但這大冬天的,凍也給凍死了。”

“那許禿瓢怎就能回來?”

“老子哪知道,他天生異相,命大。”

許魁卻忽然愣住,盯著北面,喃喃道:“哥哥,那是誰……”

鮑三道:“那麽遠,老子一個獨眼哪能看清……那是個道士吧?”

“道士旁邊那個。”

“不也是一個道士嗎……姜飯?”

鮑三突然猛夾馬腹,沖了上去。

……

“哥哥……我一百個弟兄就剩這些了?”

“好了,別哭了,都他娘別哭了!沒完了是吧!姜飯,你知道你這隊人正迎上那蒙韃元帥……但也是頭功。”

“姜班頭!嗚嗚……”

“娘的,別哭了,鼻涕抹了,一會縣尉過來見你。”

“縣尉……哥哥,我去見縣尉……”

鮑三一把抱住姜飯,輕聲道:“回去了再哭,你是個班頭,別在手下人面前丟臉,行不?”

“嗯。”

“對了,這位道長是?”

“還沒來得及為哥哥引見。”姜飯道:“這位是俞德宸道長,正是他救了我,當時我中了箭,被水流沖下,是他把我從河裏撈起來,帶我離開,生火給我取藥,治傷……”

俞德宸年紀在二十左右,頗有出塵之氣,披著道袍,腰間懸著一柄長劍,帶著矜持的表情道:“不過是正好見到了。”

姜飯道:“俞道長聽說我要來慶符縣,還特意送我過來。”

俞德宸道:“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鮑三拱手道:“謝俞道長搭救我兄弟,大恩銘記在心,往後有我幫得上忙的,一句話,我絕不推辭。”

俞德宸淡淡點點頭,矜持中又有些不以為意的樣子。

此時一群人正在營盤外說話,因為姜飯回來,劉金鎖帶著許多人出來。說起話來沒完沒了,一時忘了進去。

劉金鎖手裏還拿著個鉤子,拋給了姜飯讓他安上。

“哈哈,姜鉤子回來了。”

劉金鎖大笑兩聲,轉頭看著俞德宸,問道:“俞道長是哪裏人?要往哪裏去。”

“貧道江陵府人,遊歷四方。”

劉金鎖撓了撓頭,憨笑道:“我也認得一個道士,名字裏也有個‘德’字,是全真教龍門正宗碧洞堂‘道德通玄靜’的‘德’字輩弟子。”

俞德宸道:“貧道非是全真教,乃是茅山宗道士,名字是族譜‘令德維垂佑’排輩……這是貧道的綾牒。”

“哈哈哈,俞道長不用跟我解釋這麽多的,搞得像我在查你族譜一樣。”

俞德宸微微皺眉,把手裏的綾牒收回懷中,稍側了側頭,不願與劉金鎖多說話。

“咦,你這劍不錯,能給我看看嗎?”劉金鎖又問道。

“劉大傻子,一邊去。”鮑三道,“不懂禮數。”

“看看又怎地?”

俞德宸目光中微帶思量,解下佩劍遞過去,道:“貧道不會劍術,只是在外遊歷,掛著作作樣子,以免遇到盜賊。”

“嘿,謙虛。你手上這繭,一看就是練家子。”劉金鎖接過劍,拔開一看,驚呼道:“娘的,西夏劍?!”

俞德宸驚了一下,眼神一凝,看向劉金鎖,心中暗道:“這人……太聰明了吧?”

“鐺。”

劉金鎖一彈那柄劍,嘖嘖道:“鮑獨眼,聽到沒?這煆工,西夏鐵匠才能造出來,你沒見過吧,西夏早都亡了。”

俞德宸背微微躬起。

卻又聽劉金鎖接著道:“我在臨安見過幾位相公,佩的都是傳世的西夏劍。”

鮑三道:“俞道長,你不必理這劉大傻子,他就這德性。一天到晚瞎吹,見過幾個道士,見過幾柄西夏劍,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俞德宸稍放松了些,點了點頭。

“嘿嘿。”劉金鎖笑道:“俞道長,你這劍可有名字?

“太常。”

“我拿槍給你換,再補你一百貫錢,你跟我換不?”

“抱歉,家傳之物,不換。”

“好吧。”

俞德宸目光瞥去,見劉金鎖正看著那柄劍,表情很是認真,眼裏帶贊嘆,不像是看出什麽來了的樣子。

他不由有些疑惑,心想這粗漢看起來蠢,但話語又如此蘊含深意,竟讓人摸不透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