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皇帝的病, 幾天後便痊愈了。

消息從德章殿傳出的那一刻,登誠知府總算是長長舒了一口氣,立刻安排宴席慶祝。

但自雍都來的朝臣, 一個個卻都緊繃著神經。

他們早覺察出了皇帝的不對勁,並默默觀察、猜測著他的意圖。

謝釗臨休息了那麽久, 再露面時容光煥發。

他坐在龍椅上,視線緩緩從下方所有人身上掃過。

謝觀止緊抿著唇,表情分外麻木。

“陛下, 此乃登誠府的百花宴,今日便借以此宴,慶……”

登誠知府後半句話還沒有說完, 就被宴席上的鼓樂聲壓在了下面。

他清了清嗓子, 還想大聲繼續,殿外忽然傳來了一陣甲胄相撞的聲響, 一道銀色的身影踉蹌著自殿外跑了進來, 接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這架勢,將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甚至皇帝身後的侍衛,都下意識將手抵在了劍上。

“慢著——”皇帝擺手攔住了他們。

他緩緩蹙眉, 向下方的人看去。

此時眾人才看清, 這個忽然闖入的人,身上披著的是衛朝校尉的君甲。

“啟稟陛下, 邊關急報!”他一邊努力調整呼吸,一邊大聲說, “北狄軍隊南下, 觀望了兩日後, 忽然連破長原、永開、興湖三鎮——”

說著, 校尉的額上, 隨之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與此同時皇帝的臉色,也驟然一變。

長原、永開、興湖三鎮?

衛朝與北狄共有九鎮接壤,這九鎮均守有重兵。

往常北狄南下的時候,只敢繞開九鎮,去周圍守兵不多的小城裏作威作福。

可這一次,他們不但敢闖九鎮,甚至還破了其中三鎮?

《扶明堂》主視角集中在後宮,並沒有講述相關劇情。

因此聽到這裏,不但皇帝和朝臣的臉色變了,就連一貫平靜的文清辭,目光都為之微微一震。

這下,鼓樂聲全停了下來。

周遭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無比難看。

見皇帝不說話,那校尉只好繼續:“臣等方才收到消息,今年冬季北狄換了一個首領,新上位的首領是原首領的叔父,他手段狠辣,只用了幾個月便統一各部……野心勃勃。”

“現在呢?”皇帝的手,不知何時攥緊了龍椅的扶手,“還在打嗎?”

他的臉色分外難看。

皇帝按了按額頭,從一邊取來芙旋花丹,數都沒數便一把倒入了口中。

雍都離北狄領地,快馬一日多便可到達,因此皇帝向來能實時把控戰局。

可是登誠府就不一樣了……

這回消息傳到謝觀止耳邊時,本就已經有些晚了。

更別說皇帝還在裝病,刻意拖延時間。

於是觀察了幾日,他們便不再猶豫,直接南下前往重鎮,打了個措手不防。

——相比起幾座小城,長原、永開、興湖內的糧草、牲畜還有金銀都更多。

校尉慌忙搖頭:“他們將三鎮掠奪一番,之後便在我們援軍到來之前……走了。”

北狄走了,但是這對衛朝而言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以往他們隨性妄為,只求生存。

可是這一次,不但敢攻三鎮,甚至還懂得了克制,掠奪足夠的資本後就回去養精蓄銳了。

北狄這位新首領,絕對是個可怕的對手。

文清辭的左手,忽然一麻。

穿書之後,他一直很疑惑一件事:

衛朝的四鄰還算安泰,歷史上已經有百年沒有爆發過成規模的戰爭了,就算打起來,也都是小沖突而已。

可是原著卻說,謝不逢在戰場上九死一生,丟了大半條命,才從屍山血海中爬出。

這件事聽上去,有些不合邏輯。

……現在文清辭終於明白,或許《扶明堂》裏說的那場戰爭,就是衛朝與北狄的!

他心中僅存的那一點僥幸,都在此時熄滅。

北狄已經撤軍,現下衛朝只能亡羊補牢。

皇帝噼裏啪啦地吩咐一通,校尉立刻應下,從席上退了下去。

他走後,滿座寂然。

明明吃了那麽多的芙旋花丹,但皇帝的額頭,還是不住地刺痛著。

他伸出手去重重抵在上方,深吸一口氣後,總算艱難地擡起了眼皮:“謝觀止,這幾日究竟是怎麽回事?”

皇帝直接叫了二皇子的大名。

謝觀止攏袖,緩步離席朝禦座上的人行禮,他將這幾天案牘上的內容,一個個說了過去。

在場朝臣沒有一個人留意他說的話,全都在默默地觀察著皇帝的表情。

就連慧妃,也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絲帕。

到最後,謝觀止頓了幾秒說:“大約七日前,守軍來報,北狄侵擾邊城,望雍都派兵增援。”

他這句話幾乎沒有任何的平仄起伏,聽上去格外平靜。

“好,好……”皇帝緩緩笑了起來,“你是如何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