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宴席上的氣氛,有些緊張,再沒有人像剛剛一樣四處敬酒。

過了一會,文清辭輕輕放下茶盞,轉身對身後的太監說:“夜涼露重,禹大人喝得有些多,勞煩先將他送回府宅吧。”

他的語氣分外平靜,說話間仍面帶微笑。

兩個小太監沒有任何懷疑,連忙一起將人扶了過來,向禦花園外而去。

——禹冠林曾提醒文清辭,身為太醫一定要遠離政治。

這位老太醫始終踐行著這個原則,與席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沒有任何牽扯。

不是任何人目標的禹冠林,輕易便離開了這裏。

文清辭長舒一口氣,視線不由自主地越過長宴與人群,尋找謝不逢的身影。

下一秒,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悶響。

——一人高的銅制博山爐不知被誰撞倒,巨大的香爐轟然倒地,刹那間香灰飛散,煙雲繚繞。

席間發出陣陣異響。

三五秒後,香爐與銅燈全部倒地。

只剩溪流內順著漣漪不斷搖晃的河燈,還有些昏暗的光亮。

禦花園裏的一切,都藏在了煙霧背後。

黑暗帶來了混亂。

長案倒地的悶響,與各種尖叫聲混在一起。

衣著光鮮的朝臣權貴,紛紛將體面拋到一邊,或是大聲呼喊求救,或是向禦花園外奔去,宴席上瞬間亂作一團。

其中穿著一身紅色官服易貫軒,因為太過顯眼,也成為了刺客的首要攻擊目標。

他的身體抖如篩糠,上下牙齒不斷磕絆。

他一邊四肢並用,在這裏躲避著刺殺,一邊四處搜尋著安全地區。

驚慌中易貫軒擡起頭,正巧看到了不遠處那抹明黃色的身影。

早有準備的謝釗臨,正在侍衛的簇擁下緩步離去,身上未顯半分慌亂。

“陛下!陛下——”看到他,易貫軒如尋到救命稻草一般大身叫了起來,連帶著便快步向皇帝所在的位置奔去。

下一秒,謝釗臨終於微笑著朝他看了過來。

皇帝的表情與尋常沒有任何兩樣,易貫軒心中瞬間燃起了希望。

他不由加快腳步,直奔皇帝而來。

然而還沒等他走到此處,謝釗臨忽然轉身,如沒看到他似的,徑直離開了此處。

至始至終,皇帝都沒有再多看這滿席的王宮貴族甚至骨肉血親一眼。

如這些人壓根不存在一般……

易貫軒不由腿腳發軟,撲通一下坐在了地上。

尖叫聲響起後,文清辭隨即起身,攥緊了藏在衣袖內的銀針。

隔著重重煙霧,文清辭看到——不遠處有銀光突然顯現,幾道人影飛速朝他奔了過來。

這個身體的肌肉記憶,遠比他想象得更加強大。

在意識到危險到來的那一刻,文清辭就已將手中的銀針狠狠向前擲了出去。

長針穿透煙霧,直直地向來人的印堂刺去。

伴隨著一聲脆響,煙霧那頭傳來了重物倒地的聲音。

——文清辭的銀針,有一針成功刺在了人身上,另有兩針被長劍攔下。

那幾人似乎沒有想到文清辭早有準備。

他們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繼續向前。

然而此時文清辭已經找準時機,向煙霧最濃處而去。

混亂間文清辭看到,那幾個想殺自己的人,身上佩著的似乎是禁軍的軟甲。

前朝皇室子嗣單薄,且出了不少無心政事的皇帝。

因此門閥的勢力,也就格外強大。

在此背景下,前朝遺留下了不少有利於貴族,並後患無窮的政策。

例如禦前侍衛一職只能由貴族子弟擔任,太殊宮內禁軍的各位統領,許多也是由貴族推舉來的。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也是謝釗臨登基後格外不安,迫不及待地鏟除貴族勢力的原因之一。

……皇帝如若徹查,那麽要不了幾天,這些人便會以各種不同的理由被調離原職,甚至送入大牢。

從這個角度看,今日的確是個謀反的好時機。

貴族們早就做好了準備,只是到了今天……馬車上的那番對話,才終於讓他們下定決心。

文清辭咬緊牙關,努力在煙霧之中辨別方向、尋找謝不逢的身影。

從穿書起,他便做了兩手準備。

而現在,文清辭雖然已經打定主意要想辦法離開是非之地,可是萬一沒有成功,他還是得留在這裏繼續面對謝不逢。

更何況如果不是自己穿書後搗亂了劇情,今天的事情壓根就不會發生。

謝不逢也不會遇到如此險境。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不能在這個時候將少年拋下。

沒等文清辭找到謝不逢,他便首先看到——

長溪盡頭,被前來護駕的侍衛團團圍住的蘭妃,正在宮女明柳的攙扶下,艱難地離席。

不知不覺中,蘭妃的月份逐漸大了起來,已經到了中晚孕期。

今日一身繁復宮裝在身,行動愈發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