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收獲獎勵

長寧河頸口道的攔河修堤工程成功合攏, 南岸河道徹底封鎖,奔流不息的大河終於在荊州河段改道,流向北岸新挖的河道。

為了讓水流更加平穩順暢, 江明秋命人將鳥翅島前段的“翅尖”全部炸掉,最後與新築的堤壩形成一段平滑的曲線, 引導河流流向北岸。

比起曾經狹窄曲折的頸口道,新河道平直而寬闊,河床寬度翻了三倍不止。

常年生活在河水兩岸的漁民, 出河捕魚時能明顯感覺到水流流速放緩,對兩岸的沖擊力顯著減小,漁船靠岸時, 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經常容易在急流下翻船。

自那日下過一場雨, 幾個月來幹旱的天氣立刻為之一變。太陽像是消失在雲層後面,幾乎日日都是陰天, 陰雲之中隨時都可能傳出沉悶的雷聲。

小雨下個不停, 上遊的水面漸漸開始漲水。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築堤施工官兵和民夫們的熱情,臨近漲水期,大量的工程兵們依然新築堤壩上繼續加固, 迎接即將來臨的夏汛。

約莫十日以後, 隨著連續三場大暴雨接連撲向大地河流,長寧河的水終於漲起來了。

蕭青冥和一眾重臣們披著蓑衣立在河堤外的高地上, 無數水師官兵們在長堤附近嚴陣以待。

在他們身後,堆滿了高高壘起的沙包土石, 一旦新堤出現潰堤, 隨時準備著封堵決口。

兩岸所有的漁民都不再下水, 船只都被繩索牢牢鎖死在岸邊, 荊庭城兩岸的百姓, 都緊張地等待著第一波大水的到來。

奔湧的大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自上遊猛漲,怒吼的波濤聲如同戰地擂鼓,不斷敲打著河床兩岸。

十日前尚且平緩的流水突然變得湍急起來,渾濁的河水卷著無數泥沙,和上遊帶來的大量枝葉雜草,奔騰澎湃地撲向新開辟的河道。

倒梯形的河床眼看著水面越漲越高,短短一日內,北岸河面寬度就拓寬了五成有余,且還在不斷朝兩岸擴張。

灰白色的浪花高高拍打著北岸河堤,迸濺的水花幾乎能撲上駐守堤岸官兵們的臉頰。

一日後,北岸兩側的斜坡沙堤完全被淹沒,不少漁船早已被沖走,剩下的還飄在岸邊與急流掙紮。

江明秋穿著蓑衣,舉著一柄油紙傘,依然擋不住瓢潑般的大雨。

他隨手抹去臉頰沾染的雨水,喟然一嘆:“沒想到今年的水勢漲得這麽急,幸好之前已經加高過一輪堤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花漸遇緊握著手裏的竹骨扇,也沒了悠哉打扇的心情,蹙眉道:“我有點開始擔心下遊的寧州和惠寧城了,這水這麽漲下去,遲早會淹水啊……”

眾人都皺眉不語,反而是最開始一直秉持著悲觀態度的陳知府,一改憂愁之色,舒展眉宇笑道:“諸位大人都不是荊州人士,有所不知。”

“這裏的夏汛最危險的就是前三日,只要這三日水勢沒有漫出堤壩,就會後繼無力,流速會逐漸減緩。”

陳知府望著遠方怒濤滾滾的長河,長嘆一聲:“若是放在往年,這樣大的雨和水勢,只怕第一天就要決口了,可現在,那水面高度距離河堤還差著老大一截呢。”

眾人順著陳知府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如此,河水雖然漲得兇猛,卻始終被兩岸河堤鉗制在河床裏,並未出現哪一側的浪沖過堤壩的情況。

漲水的第一日終於有驚無險的過去,兩岸駐守的水師官兵不斷交替輪換,沒有一刻下過大堤。

到了第二日下午,眾人雖還緊張著,荊庭城兩岸的百姓卻已經開始出門,頻頻到大堤附近張望。

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水邊的百姓和漁民們,比陳知府更加有經驗,他們光是數過岸邊被沖走了多少漁船,河面漲到距堤壩多少距離,就能大約判斷水勢。

最危險的三日終於過去,陰雨放晴,天空密布的烏雲漸漸消散,炙熱的太陽重新開始炙烤大地。

眼看著大河停止漲水,河流流速果然放緩,自蕭青冥以下,所有人可算松了口氣。

“大水走啦!河堤保住了——”

荊庭城兩岸,無數百姓奔走相告,相互分享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沿河附近的村民們,自發拆掉了原本用來拜祭河神的祭台。

將那些要供奉給河神的豬、羊、瓜果等貢品,用籃子裝著,用小車推著,不約而同湧向河堤,獻給一直駐紮在堤岸上的水師官兵們。

“快嘗嘗我們村的烤乳豬!特別香!”

“這是咱們腌制的一些腌肉,可以保存好久時間呢!”

“來一口甜瓜吧,剛剛從地裏摘的,新鮮得很!”

河堤上的水師官兵們上一次見到這種場面,還是在儒城,臨行前被百姓送行的時候。

軍中早有明文規定不允許私下接受百姓的禮物,他們不好意思地鬧了個大紅臉,忙不叠的擺手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