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絲綢之鄉

文興縣。

自從文興鐵廠的督監梁圓等人被砍頭, 鐵廠新址遷到河邊,並進行了全面的技術升級改造後,從上到下煥然一新。

縣城最近很是熱鬧, 一間一間的冶鐵新作坊不斷籌備建立,各種民用冶煉手工業規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招工牌子掛出來。

草創的文興冶煉技術學院,正式掛上了牌匾。方遠航留下了穆棱,暫時在學院裏幫助當地招募的匠人老師傅, 搭建草台班子。

又一封書信回京城的皇家技術學院,調來更多有經驗的老師和學子。

冶煉學院專攻金屬冶煉相關的一切技術知識,文興縣本就有悠久的冶鐵歷史, 並不缺有經驗的人才, 缺的是資金和鼓勵技術研發和創造的安逸環境。

現在這兩塊缺口,終於被蕭青冥補齊, 學院搭建起框架以後, 暫時還沒有開始對外招生,而是優先招錄文興鐵廠工人們的子女。

蕭青冥特地派人回京,從“女駙馬”文博士林若手裏, 調來上十個教習僧人, 這些人已經接受過林若的思想教育,性格安分老實, 一心只想早日脫離“戴罪之身”,重新過上良民的日子。

對調來文興縣的“分院”, 給這裏的工人和小孩掃盲, 絲毫沒有抵觸, 甚至有人還暗自慶幸, 老實巴交的工人們, 可比京裏皇家禁衛軍那些驕兵悍將,好應付多了。

縣城裏最大的一間戲樓,來了一個新戲班,戲班的台柱是一對美貌雙胞胎,兩人初登場驚艷亮相,立刻就引起了附近百姓的轟動。

為了吸引觀眾,新戲班的第一場戲是完全免費的,戲劇名恰好就是最近文興縣茶余飯後最熱門的大事——《斬鐵記》。

這出戲講述的是,一位名叫陳老四的鐵廠工匠夫婦,被監工和貪官欺淩壓迫,最後怒發沖冠,奮力反抗,和其他工人們一起狀告貪官,卻險些被冤屈至死,最後朝廷派來的欽差為眾人主持公道,斬殺貪官,還百姓朗朗乾坤的故事。

如琴和如棋化著濃妝,出演年輕版陳老四夫婦,起初,觀眾們更多的是看他二人美貌,漸漸的,越來越多觀眾完全沉浸到戲劇劇情之中。

戲班也不知是哪位厲害人物編排的劇本,幾乎把所有廣大百姓最愛看的元素,全部雜糅成了一鍋大雜燴,有陳老四平凡夫婦相互扶持的愛情,有好色監工圖謀不軌結果被反殺。

最重要的還是觀眾們最喜聞樂見的,青天大老爺登場懲治貪官。

貪官從一開始的囂張狠毒,到被砍頭前的痛哭求饒,主角陳老四從懷才不遇還被欺淩的賤籍工匠,到被大官賞識,飛黃騰達。

眾匠人們從一開始的忍辱苟活,到最後被朝廷廢除匠籍,迎來新生。

戲班的戲子們演的分外賣力,如琴如棋更是百裏挑一的專業戲劇高手。

觀眾看到動情處,甚至有人完全把戲當了真,為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陳老四落淚,恨不得沖上去,把飾演反派監工和貪官的演員狠狠揍一頓。

大家夥兒看得津津有味,一場戲結束還意猶未盡,不停呼喚著戲班再來一場。

一連三天,戲班輪著排了好幾場,場場座無虛席,甚至名頭都傳到了隔壁鄉縣,有人專程趕著驢車跑來看戲。

新戲班就這樣一炮而紅,聲名鵲起,不光在文興縣表演,還在附近好幾個鄉縣,來了一趟巡回演出,所到之處,無不場場爆滿。

文興縣發生的事情,在如棋戲班的奮力宣傳下,徹底出名了。周邊的其他鄉縣,不斷有聽聞此事,而慕名前來打工的。

尤其是寧州那幾個鄉縣鎮子,最近幾個月,本就被京州的分田政策吸引走了不少佃農,這下又有文興縣大量招工的消息傳出去。

大量被地主豪強兼並了土地的佃農,找到了一條新活路和新希望,不願意在地主的土地上被吸食血汗的農民,紛紛帶著家眷拋棄了他們,跑到文興縣來務工。

寧州附近的村鎮,能招到的佃農越來越少,不得已之下,只好被迫提高了佃農的待遇,減租的減租,降息的降息。

臨陽縣的大戶李家,就是其中一個。

他本來安排了家中管事的兒子李計,前往京城尋找小少爺李長莫,沒想到小少爺沒有勸回來,李計反而也丟在京城,在印刷廠幹活幹得不亦樂乎,幹脆不回家了。

李老爺對京州上下百思不得其解,怎麽就這麽大吸引力,少爺下人都不肯離開?

彼時,蕭青冥等人已經整頓好行裝,準備離開文興縣,繼續前往寧州一行。

路上經過臨陽縣時,如琴如棋的戲班正好在縣裏的戲樓唱《斬鐵記》。

李老爺本在看戲,身邊的管家突然激動地拉住了他的袖子:“老爺,老爺,快看,那人是不是小少爺!”

李老爺定睛一看,那不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兒子李長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