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冶鐵產業之都

自文興鐵廠重獲新生, 將冶煉廠完全轉移到河邊,搭建新式小高爐,一連數日, 蕭青冥都呆在新廠,與方遠航等人商討改建的事。

河邊一帶的雜草樹木已被完全清空, 地面全部用水泥鋪就,平整堅硬且耐用。

冶煉爐核心區,一架架高大三四米的大型水排, 在滾滾不絕的河水中高高架起,一排排暗紅色的小高爐豎立於河邊,排列密集而規整。

每座高爐的蓄熱室都與水力鼓風機相連, 爐頂堆料平台處, 都架設有鐵骨架搭建的大型滑輪組。

有工人將送到的煤鐵礦等原材料不斷倒入大型吊籃,被滑輪組依次送到爐頂入料口, 傾倒而入, 只要水流不息,冶煉爐就能日夜開工不停。

由於效率提高,在鐵廠走了一批工人的情況下, 出鐵量不減反增。

以前照料一個冶煉爐需要至少五六個工人, 現在一下子減少了一半,出鐵量還比過去翻了好多倍。

如今的出鐵效率, 無論是生鐵、熟鐵還是精鐵,一個月幾乎趕得上過去全年的冶鐵量, 質量雖不能與後世相比, 但吊打其他冶煉廠, 已然綽綽有余。

整個施工地上, 工人們揮汗如雨, 熱火朝天。

蕭青冥身邊跟著陳老四等幾個工人推舉出來的代表,每個人臉上都不再是過去那種麻木與卑微的神情,而是充滿火熱與希望,顯得容光煥發。

“大人,您真的願意把您家傳的精鐵冶煉秘方告知我等?這恐怕使不得!”陳老四顫聲問,他身後幾個樸實的老工人也是滿臉不可置信。

在這個對技術秘方敝掃自珍,寧可傳給媳婦也不願意傳給女兒的年代,技術由師父傳給學徒或子孫,一代一代口耳相傳才是常理。

這位喻大人竟然打算公然傳授,簡直聞所未聞。

蕭青冥攏了攏肩上的裘衣披風,指著不遠處另外一片清理幹凈的施工工地:“那邊,本官已經知會了文興縣令,將來打算籌備一間冶煉技術學院,專門用來培養冶煉方面的人才。”

“除了教授基本的冶煉知識,同時還會有一些掃盲老師,在學院開設蒙學班。校舍就在離新鐵廠不遠處的地方。”

文興縣本身就是大啟北方的冶煉產業集中地,底蘊深厚,這裏礦山,土地,工匠,冶煉技術與經驗文化樣樣不缺,文興縣上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家庭式私人冶鐵手工作坊。

跟隨老工匠學習冶煉的學徒也是多不勝數。

只是過去一來吏治腐敗,走私猖獗,二來對工人壓榨剝削太狠,年年都有工人逃亡,以及技術傳承壟斷的思想,導致效率極其低下。

蕭青冥沉吟片刻,道:“其實這個並非是本官家傳秘方,而是京城的皇家技術學院師生們,協力研究的成果。”

他略去了系統和圖紙,繼續解釋道:“技術學院由朝廷設立,由此誕生的新技術新經驗,不再是家庭和師生式壟斷的知識傳承,任何進入學院的學生,都可以學。”

“將來文興縣開設的冶煉學院,也是如此,同時也鼓勵工人們改進和交流技術經驗。”

他思索片刻,否決了後世用專利保護知識產權的方式,現在國家連個報紙都沒有,消息大都都靠口傳,根本沒有操作性。

“不過,技術和經驗也不會叫你們憑白免費分享,一旦諸位有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或者先進經驗,可以向冶煉學院申報技術發明獎。”

“一旦被朝廷采納,必有豐厚回報,賞賜金銀錢財,朝廷賜皇榜表彰,若是重大的成果,由聖上親賜官身,加官進爵,也並非不可能。”

蕭青冥指了指一旁忙得滿頭大汗的方遠航,笑道:“這位方博士,乃是京城皇家技術學院的老師,也是聖上親封的博士官。”

“將來諸位若是能在冶煉一途上有所貢獻,像他一樣升官進爵,甚至取代監丞和督監的位置,都是可能的。”

蕭青冥一番瘋狂畫大餅的資本家操作,把陳老四等一眾技術工匠們,虎得一愣一愣的。

對他們而言,有朝一日看著那些貪官汙吏得到報應,自己也提高了待遇,改善了生活,簡直跟做夢一樣。

現在蕭青冥告訴他們,這個夢還能做的更大膽,還有方遠航這個實實在在的例子擺在前面,工匠們內心激動和興奮溢於言表。

就連最沉穩的陳老四都忍不住口舌生燥:“大人,這是真的嗎?我們這些低等的匠人,以後還有機會當官?”

蕭青冥微微一笑:“為何不能?諸位精通冶煉技術,便是將來朝廷委派新的督監過來,也是要重用諸位的,隔行如隔山,與其讓外行指導內行,還不如你們自己管理自己。”

“只要是為了鐵廠發揚壯大,為朝廷效命,有能耐的,為何不能做這個官?”

陳老四整張臉都笑開了花:“大人太看得起我們了,我們不過是一群只會打鐵的老漢罷了,大字都不識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