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查訪文興鐵廠

文興縣是著名的冶鐵大縣, 背靠文興礦山,是大啟北方最大的一座露天鐵礦脈,這裏的礦場礦石資源相當豐富, 除了鐵礦,還有煤礦, 銅礦,少量錫礦,大理石, 花崗石等。

除了官營的文興鐵礦廠,這裏還有眾多冶煉工坊,工匠遍地, 縣城裏的街道整日響徹鍛打的敲擊聲, 就連空氣中都隱約彌漫著冶礦的氣味。

縣城背靠山脈而建,這裏七彎八拐的道路, 和時不時飄散的鐵銹氣息, 對於蕭青冥這個既路盲又嗅覺靈敏的人而言,極為不友好。

他乘坐的馬車和一行隨從們踏入縣城時,很快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主意, 他們在縣城裏稍事停留修整半日, 打探好了鐵廠的位置,便直奔而去。

鐵廠坐落在礦脈山腳下, 背靠京州與寧州交界的臨陽河,鐵廠每年出的鐵, 除了陸運之外, 供給寧州、淮州和荊州的, 大部分都需要走水路運輸。

水路運輸運量大, 速度慢, 陸路耗損和人力成本高,直到京州至寧州臨陽縣第一國道修建完畢,陸運才方便了不少,然而運量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踏入文興鐵廠,空氣裏蔓延的鐵銹味和礦渣的粉塵,就把蕭青冥狠狠嗆了一口。

“公子是京城人士?”鐵廠專門管理礦工的監丞,笑呵呵地叫人送來茶水和麻織的濕巾,隱晦地上下打量蕭青冥一行人。

“我家公子來自京城喻家。”莫摧眉做出一副世家豪門的倨傲氣派,“這次是奉我家大人的命令,前來為下個月底陛下壽辰準備壽禮。”

鐵廠的督監官梁馮這時才終於姍姍來遲,他年紀約有四十歲,身上穿著一件老舊的官袍,似乎是常年在礦井行走,身上沾著一層灰黑的塵埃。

梁馮小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連連致歉:“不知喻公子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

他擦了把汗,賠笑臉道:“陛下壽誕可是大事,不過我們文興鐵廠並未收到上級的文書,請問喻公子可帶了喻大人的手令或者書信?”

莫摧眉早有準備,亮出腰間一塊鹽鐵司的令牌:“手令倒是沒有,不過此令你該認識吧?”

“認識,認識。”梁馮頓時舒展眉眼,各地的礦業鐵廠全部隸屬於三司之一的鹽鐵司管轄,直屬上級官衙的令牌,他哪裏會不認識。

監丞的態度順便變得誠惶誠恐,彎下腰恭恭敬敬道:“不知是鹽鐵司的大人,下官失敬。”

“我不是什麽大人,只不過奉喻大人之命來辦事,行個方便罷了。”

蕭青冥一本正經地隨口胡謅:“去年皇帝過壽的花石綱太過勞民傷財,所以今年要換個花樣。”

督監梁馮暗道,能弄到鹽鐵司的令牌,來自京城喻家,又是為皇帝壽誕而來,思想來想去,京城大概也只有那一位喻大人才有可能。

不過,以那位的位高權重,什麽珍奇異寶弄不到,何必跑到鐵廠來準備壽禮?這裏有的無非是些平平無奇的鐵礦罷了……

梁督監的腦袋瞬間轉過許多念頭,最後靈光一閃,莫不是想打造一座銅、鐵甚至鍍金的雕像不成?

無論如何,面前這位“喻公子”肯定跟攝政大人關系匪淺。

梁督監不敢怠慢,引著蕭青冥往鐵廠內參觀,穿過前方的官衙大院,一行人一路往後面的冶煉工坊而去。

遠遠的,眾人就聽見冶煉區傳來工人喊號子的聲音,火爐燃燒,鍛打鐵塊,諸多淩亂的聲音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處。

梁督監介紹道:“我們文興鐵廠是京州最大的冶煉廠,有礦工、匠戶近三千人,煉鐵爐三十余座,鑄造爐近五十座,礦區光是鐵礦坑就是十來座,一年大約能出礦兩三百萬斤,出鐵百萬斤。”

其他人只覺得百萬的數目極大,蕭青冥卻暗自皺了皺眉,這個出鐵量太低了。

百萬斤只是生鐵,如果鍛成熟鐵,還有大量損耗,百煉鋼就更不用說,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五斤生鐵才能出一斤鋼。

這裏的工人大多赤裸上身,皮膚黝黑,大部分人都十分瘦小,見到梁督監帶著蕭青冥走來,工人們立刻朝督監問候,再遠遠地避開。

有一群礦工拉著礦車過來,離著好幾丈遠就停下腳步,朝督監彎腰低頭示意,然後才小心地拉起纖繩拉車離開。

梁督監似乎對這裏的礦工很是熟悉,和藹地沖每個人打招呼。

蕭青冥淡淡笑道:“沒想到梁大人在工人中的人緣這麽好,看來大人平日裏對這些人很照顧吧?這可真是難得。”

梁督監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靦腆地道:“喻公子過譽了,下官乃寒門出身,昔年曾蒙喻大人提拔,喻大人身份顯赫,卻對我等寒門子弟多有回護。”

“下官深知這些底層工匠和礦工們,討生活不容易,只好在自己範圍之內,多做一點事情,也不是什麽可吹噓的,當不得公子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