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破皇覺寺

皇覺寺內廂房之中, 以右丞相梅如海、禮部尚書崔禮和戶部尚書錢雲生等人為首的幾位大臣,正圍著一桌精致的酒菜,一邊淺酌, 一邊談笑風生。

崔禮面帶笑容,對錢雲生舉杯:“還是錢大人有辦法, 能說動皇覺寺替咱們出這個頭。”

錢雲生毫不客氣地飲下一杯:“這麽多年皇覺寺名下田產日益膨脹,哪個寺僧不是吃得滿嘴流油?”

“背後若非有太後,還有我等通融, 哪裏有皇覺寺今日的香火鼎盛?”

“與其說是替我等出頭,倒不如說是為將來做打算。否則,即便有先帝和太後背書, 以咱們這位皇帝和喻攝政的斂財之心, 這把清田的火,遲早也會燒到皇覺寺頭上。”

崔禮笑道:“京城那麽多百姓虔誠禮佛, 皇覺寺擁躉眾多, 哪裏容得了幾個差役和稅吏撒野?”

“便是那喻行舟親自前來,也是一個鎩羽而歸的下場!”

另一位大臣輕輕敲一敲筷子,贊嘆道:“妙極, 如果今日的沖突再有人流血, 甚至逼死一兩個人,無論是差役還是那群刁民, 必定引起眾怒。”

“再有我等推波助瀾一番,一定能逼得陛下收回清田命令, 說不定, 還要攝政大人辭官, 罷免攝政之位, 方能平息這場大火!”

唯獨前丞相梅如海有些擔憂地嘆口氣:“只怕此事沒那麽簡單, 咱們這位陛下,哪裏是會坐以待斃之人?”

“依我之見,只要陛下肯把被清田牽連的官員,壓低在四品之下,不要牽連太廣,大家各自退一步,相安無事豈不是更好?”

“那位陛下可不是按常理出牌的,若是逼迫過甚,誰知道他會幹出什麽事來?”

很顯然,梅如海還對幾個月前在清和宮門口逼宮一事,心有余悸。

崔禮冷笑道:“梅丞相,你怎麽如此糊塗,本朝自開國以來,一直奉行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三代以來,哪位皇帝不是垂拱而治,虛心納諫,處處依靠我們士大夫治國。可如今呢?”

“自逼宮那日,陛下一步步收攏權利,恨不得把整個朝堂變成他的一言堂,讓我們這些重臣都成他的應聲蟲。”

“每每制定國策,根本不與我等商量,也不顧我等反對,更不聽我們的諫言。”

“現在倒好,跟喻行舟兩人也不知怎麽看對了眼,讓他成了手裏一把鋒利的刀,絲毫不把我等世家重臣放在眼裏。”

“我等若是一退再退,今後別說是安穩坐在這個位置上,恐怕就是想回鄉養老,都不一定能夠!”

錢雲生重重點頭,沉聲道:“崔大人所言極是,這次勢必要叫陛下知曉我們的力量。”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任性胡來,肆意妄為!”

梅如海看看兩人,只好沉默。

“砰”的一下,廂房的門突然被撞開,一個侍郎匆匆進來,臉色微白:“陛下、他……”

錢、崔二人皺眉看他:“慌什麽慌?陛下怎麽了?”

侍郎擦了把汗,惶急道:“他竟然親自來了!還帶著皇家禁衛軍!”

“什麽?!”幾人都是大驚。

梅如海驚慌之下,連筷子都握不住,啪的掉到地上:“壞了,我就說陛下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從皇宮跑到這裏來……”

按照他們的算盤,最不利的情況就是喻行舟親自過來,以他的威望和能耐,事情會不會順利發展,很難預料,因而一手策劃了他今日遭刺殺事件。

不管皇帝接著派誰來處理皇覺寺的事,他們都有信心把水越攪越渾,叫對方吃不了兜著走。

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紆尊降貴,親自來與這些寺僧和刁民面對面,甚至還帶上了禁軍,其決心之大,可見一斑。

“慌什麽慌?”錢雲生是最快沉住氣的人,他飛快掃一眼幾人,道:“皇覺寺離京城不不遠,你們快把所有我們的人都叫過來。”

“擇日不如撞日,就照我們事先商量好的那樣,提前行事。”

他起身,猛地一拍桌子:

“從今往後,是繼續作為朝廷重臣,與皇帝共治天下,還是就此成了陛下手裏的提線木偶,隨他搓扁揉圓,成敗就在今日一舉!”

※※※

皇覺寺正門口,兩只威風凜凜的石獅子蹲坐在大門兩側,一座三米高的巨石,深深刻著“皇覺寺”三個大字。

銅鑄鐵澆的大門之上,一塊金箔鑲邊的牌匾,落款處赫然是先帝的名諱。

除重大節慶或者太後等宮中貴人前來,正門不開,每一位進來上香的百姓,都只能從側門進出,不允許跨過正門門檻,以示先帝題匾之莊重。

此刻,武僧領著數百百姓信徒,不斷向著來丈量土地的差役和稅吏們逼近。

也不知人群誰喊了一句:“打死這些狗官差!”

宛如一點火星點燃了爆竹,立刻噼裏啪啦燃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