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死鴨子嘴硬

紫極大殿。殿宇由十八根兩人合抱的浮雕立柱支撐, 殿內寬敞明亮。

早朝時分,上百名朝臣左右分立,雙手捧著玉質笏板, 時不時三兩小聲議論著朝政。

金龍台上,蕭青冥支著臉頰坐在龍椅裏, 漫不經心地看著下方朝臣們七嘴八舌,你來我往的爭執。

起因是,蕭青冥要求嘉獎皇莊裏制作出改進版播種耬車的莊戶, 並且將新式農具在京州廣泛推廣。

這條政令並沒有引起大臣們的反對,畢竟農事也是國家大事,既然有利於種糧, 嘉獎也不算什麽。

至於廢除莊戶的世代人身依附制度, 看在皇莊畢竟是皇室私產的份上,外臣們也沒資格插嘴, 皇帝既然把明擺著對自己更有利的政策廢除掉, 減少的也是內帑的收入的,與國庫關系不大。

唯獨有些與皇莊曾有利益勾連的官員們,在心裏暗暗叫苦, 又一條能撈點油水的渠道被皇帝掐死, 他們也只能憋著,嘴上還要稱贊皇帝愛民如子, 讓利與民,實乃善政。

只有個別禦史, 就嘉獎莊戶錢財的事頗有微詞, 認為賞賜不應該過多, 以免讓農民和匠人們把心思都放在這些“奇技淫巧”上, 為了圖賞賜, 反而耽誤了耕種。

這位禦史的諫言立刻得到了廣大文臣們的贊同。

蕭青冥面上不發一言,面無表情地拋出了第二條要求——籌備建立一所皇家技術學院,專門研究農事、天候地理,以及百工冶煉等,基本自然科學。

涵蓋農科、算科、理科、工科、醫科、冶金科和地理科等專科內容,並面向全國招收專業性人才作為老師,不要求進士或者舉人出身,只要在各自專科領域有一定研究,並通過相關專業資格考試,即可上任。

皇家技術學院的生源,同樣不要求出身,只要年紀在十二歲以上,會識文斷字,對農學和百工等專科有一定基礎,通過基礎考試,合格者擇優入學,每年計劃收錄學生三百至五百人。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炸開了鍋,眾臣紛紛出言反對。

“陛下,此事不妥!”一位禮部的侍郎出列道,“在國子監和各地官學、縣學之中,已經設有農科、醫科和算科,實在沒有必要專門開設一座學院專門培養這些人。”

“敢問陛下,這座皇家技術學院,是否教授儒家經義?畢業的學生,是否還要考秀才與舉人?是否有直接參加科舉的資格?”

“如果是,那麽與國子監何異?如果不是,豈不是把百工這等末流學科與儒家經義等同?萬萬不可啊!”

禮部尚書崔禮頷首道:“正是,所謂學院,應以儒家經義作為正道教授,至於其他百工,都不過是末流旁道罷了,它們可以作為專科補充存在,但絕不能取代儒家經義的地位。”

另一位禦史也表示贊同:“正所謂士、農、工、商,其位分也。農科、算科和醫科也就罷了,這些也算竟是治事之道,但其他百工都是旁門左道。”

“陛下切不可因一時興趣,荒廢經義,不務正業!”

蕭青冥看著眾臣們吵吵嚷嚷,心中冷笑,他就知道會這樣。

聖人經典、道德禮教奉為至理,其他自然科學與百工都視為奇技淫巧和洪水猛獸。

就算是得到一定認可的農醫算術,也不過是考不上舉人進士的“差生”,退而求其次的末等學科,根本就不受重視。

禮部和禦史炮轟完畢,很快又輪到吏部。

吏部尚書厲秋雨謹慎地舉起笏板:“陛下,敢問皇家技術學院的老師,是否有品階呢?俸祿從何出?將來是否可以調任至朝廷或者地方為官?”

厲秋雨的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眾文臣們立刻停止了議論,朝這邊看過來。

見皇帝並不說話,厲秋雨繼續提問:“除了學院老師以外,此學院畢業的學生,將來是否授予官職和品階?陛下準備作何安排?”

自從皇帝莫名其妙的空降了秋朗等幾個來路不明的近臣,厲秋雨就對皇帝用人這件事格外重視。

生怕哪天皇帝又拉出來一堆人,繞開科舉和吏部直接安插在朝廷裏,那他的吏部豈不成了擺設?

皇帝今日此舉,擺明是為了將來培養專屬於他的人才,否則難道只是為培養一群農民和工匠?

蕭青冥眯了眯眼,聲音不辨喜怒,淡淡道:“皇家技術學院的老師,不是朝廷官員,自然不會為官,品階可做內部劃分,俸祿暫時由內帑出。”

他盤算過了,等五大皇莊步入正軌,只要一次豐收,他的內帑收入立刻將會迎來暴漲,現在還有之前從宗室和莊管太監們手裏刮來的銀子打底,暫時還能支撐。

“至於畢業的學生……”蕭青冥修長的手指輕輕刮著龍椅冰涼的扶手,唇角勾起一絲和善的笑意。

“可作為吏員,進入專業相匹配的衙門任職,不會繞開科舉直接賜予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