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功臣與階下囚【二更】

蕭青冥被喻行舟和秋朗一左一右護在中間, 終於成功帶著燕然太子退回了城池。

後方,蘇摩眼見徹底失去救回太子到底希望,麾下的披甲騎兵試探性沖殺一陣, 便退了回去。

新加入戰局的這支幽字旗邊軍,可不是中央禁軍那群花架子。

他們常年在邊關作戰, 去年在幽州,更是與燕然騎兵正面對敵不少次,雖說野戰輸多贏少, 但更多與朝廷重文輕武,多委派不知兵的文官指揮軍隊有很大關系。

更別說將領吃空餉,朝廷拖欠糧餉, 不知鬧出了多少嘩變和逃兵事件。

論戰鬥力, 這支最後殘存的幽州兵,已是從屍山血海中存活下來的精銳骨血, 並不弱於蘇摩的披甲騎。

幽州兵絲毫不像中央禁軍那樣, 對燕然軍打心底裏恐懼,反而內心刻骨銘心的仇恨溢於言表。

他們幾乎人人都有親友死於燕然軍手中,或者被抓去淪為奴隸。

一見到這些曾經踐踏過家鄉的披甲騎兵, 就紅了眼, 迎著騎兵的沖鋒與對方狠狠撞在一起,殺氣和血性在震天的廝殺聲中沸騰。

城樓上守城的禁軍哪裏見識過這等血氣四溢的場面, 士兵們面面相覷,原來大啟也有這樣悍不畏死的強軍嗎?

不過一輪試探性交鋒, 在高地觀戰的蘇摩就搖了搖頭, 雖說他的披甲騎兵並不懼這些幽州兵, 但雙方在士氣上有天大的差別。

己方昨夜才經過一場蔓延至整片營地的大火, 和巨額非戰鬥減員, 損失慘重,糧草被燒的噩耗傳得沸沸揚揚,不得不殺馬補充糧食。

再加上身為主帥的太子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大啟天子俘虜,抓進了城裏。

十幾萬大軍鬧得灰頭土臉,根本無心繼續打仗,更別說這其中還有好幾萬本就是毫無戰鬥力的奴隸。

細細算來,實際上還能戰的燕然軍,竟然只剩下不到七萬。

反觀對面,新來的生力軍氣勢洶洶仇深似海,皇帝接二連三創造奇跡取得大勝,還有十萬禁軍在旁壓陣,蓄勢待發,隨時可以加入戰局。

此消彼長之下,燕然軍已是未戰先敗了。

稍一思量,蘇摩立刻放棄了繼續進攻的打算,且不說繼續打下去還有幾分勝算,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己方的損失必定遠遠大於收益。

蘇摩立刻傳令親衛斷後,大軍收兵後撤,與對面的大啟軍拉開距離。

幽州兵此行的主要任務是保護皇帝,而不是與對方死磕,並沒有選擇追擊,雙方默契地同時停戰,緩緩後撤脫離戰場。

直至燕然大軍盡數撤回大營,守城的士兵們終於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他們贏了!

城門洞開,蕭青冥帶著一眾文武大臣,在門口迎接幽州軍的到來。

被他俘虜的燕然太子早已因失血昏了過去,匆匆趕來的白術將他帶回太醫院治療,好在蕭青冥特地留他一命,傷勢雖重,但治療及時,並不致命。

這支千裏迢迢趕來勤王的騎兵一路風塵仆仆,披星戴月,他們身上的甲胄並沒有中央禁軍那樣鮮亮,甚至有些破破爛爛,一看就是穿戴了多年的舊甲。

他們剛剛趕到尚未修整,就與燕然精銳互相沖殺了一輪,大多已經疲憊不堪,但士氣倒還旺盛,此刻人人都是一身肅殺之氣,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悍勇之軍。

張束止跟在黎昌身側,一起迎接遠道而來的援軍。

方才他跟著喻行舟一道沖出城門,這才發現原來攝政大人並非失去理智,獨自出城,他身後跟著一群黑衣死士,個個武藝高強訓練有素。

此前張束止未曾在對方身邊見過這些死士,但以攝政的高位,豢養些死士並不奇怪,這些恐怕是他暗中培養的私人武裝。

照理來講,朝廷重臣的安全都由禁軍、以及改名為警察廳的京城巡防營共同護衛,不經過官方手續的私人武裝,按朝廷規矩是見不得光的。

沒想到為了接應皇帝,一朝卻在大庭廣眾下暴露了個徹底。

遠遠看著曾經的同袍,穿著同樣的軍服,帶著舊日熟悉的幽字旗由遠及近,曾為幽州“飛雲將軍”的張束止,緊緊握住韁繩,手心微微發汗。

直到那面破舊的軍旗在眼前烈烈翻飛時,張束止不由自主挺直脊背,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次見到這面軍旗飄動在戰場之上,他雙眼微紅,幾乎熱淚盈眶。

旗下策馬而來的將領年紀在三十出頭,面容冷峻,皮膚被邊境的風沙和烈日吹得黝黑,甲胄下一身肌肉勻稱而充滿爆發力,看上去精壯又威武。

來人在十丈遠之外翻身下馬,先是不著痕跡地暗自觀察一下,這位年紀輕輕且風評不佳的天子。

去年便是這個皇帝,為了一時苟安放棄了對抗燕然,拱手將幽州送給敵人。

葉叢今日第一次面見天子,很難想象,剛才那個在戰場中央親手抓獲燕然太子的,跟去年割讓幽州的,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