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黎蕎劇情少,江知縣的抱負,修路 還是紅薯(第3/6頁)

拼命苦幹三個月,為了將來三十年!

各村的村長聽了江知縣的計劃,都來了精神,艾瑪,他們村又有名額了!

這千載難逢的掙錢機會,求求老天爺讓他們自家人抽中吧!

在一日三百文這個數字前,連莊豐收這樣的小地主都不能淡定,更何況很多村長家並不是地主。

但是,抽簽必須公平公正,人家江知縣盯著呢。想進入紅薯作坊,那得看天意。

唉,要是在三柳村就好了。

三柳村才不會用抽簽來決定誰能進紅薯作坊,在三柳村,甭管男女小哥兒,只要能做粉條的,都能進紅薯作坊做粉條。

羨慕!

不行,不能只眼巴巴的羨慕,還得有實際行動。

他們得把自家的姑娘和小哥兒往三柳村嫁,黎蕎不在他們村子,那他們就主動加入三柳村!

所以,一時間,三柳村那些未娶親的人,行情比從前又好了不少。

當然,這一年來,三柳村那些未娶親之人的行情一直都很好,但現在被粉條的利益一刺激,那行情就是好上加好。

特別是黎春桃和黎菽這些與黎蕎關系近的,幾乎日日都有人登門說親。

而且,很多人不是求娶這兩人,而是想要入贅。

只有進了三柳村,才能沾黎蕎的光嘛!

對於這種情況,黎蕎忙著讀書,無法給與過多的關注,但他一直叮囑黎春桃和黎菽,雖然遇見了渣男,但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男人。

再說了,現在她們自己手裏有錢,若真再遇渣男,那就直接踹了,三條腿的□□不好找,但兩條腿的男人多的是。

男人有錢了可以三妻四妾,女人有錢了,當然也可以換男人。

黎蕎這種觀點,初聽驚世駭俗,但聽的多了,甭管是黎春桃還是黎菽都淡定了。

這話有理,誰都挑不出錯。

於是黎菽開始認真了,對上門說親的人不再抗拒。

黎春桃也是,和黎菽比起來,給她說親的都是年齡差不多或者是比她小一點的小夥子,合適的有很多。

她之前怕給黎蕎惹麻煩,一個都沒松口。

現在她也認真了,敢給黎蕎惹麻煩,那她直接伸腳踹!

黎大山也對鄭淺淺發動了更猛烈的攻勢,他都追鄭淺淺這麽久了,可別他兩位姑姑都成親了,他還沒能把淺哥兒娶回家呢。

黎蕎家的日子,依舊風平浪靜,沒有卷入全縣城的紅薯大瘋狂之中。

黎蕎的主要任務是讀書。

明年二月的縣試,他打算下場試一試。

陶竹因為家中的銀子而忐忑,這讓他迫切的想要參加科舉。

想要參加科舉,肯定得看真題,他找上了莊文,莊文有每次考完都把真題記下來的習慣。

黎蕎看了莊文歷年的真題,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縣試和院試的題目基本上都是從四書五經中出的。

為何如此?

這肯定還得問莊文。

很快,他從莊文那裏得到了答案:

因為童生試是科舉考試的入門考試,前兩關的縣試、府試不涉及到秀才的特權,而且為鼓勵讀書人,所以這兩關的試卷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四書五經展開。

若是前兩關都考三史三傳,那很多人過不去縣試、府試,這麽一來,農家子願意讀書的怕是少之又少。畢竟光是買下三史三傳就得花費不少銀子。

總得給農家子一些甜頭,一些希望,那農人才願意全家供一個人讀書。

聽了莊文這話,黎蕎只想抽從前的自己。

之前他以為縣試、府試、院試考的範圍是四書五經和三史三傳,所以他就埋頭苦讀,沒去研究真題。

早知道這樣,他此前就不花費那麽多時間去讀三史了——三傳與《春秋》有著密切的聯系,還是要讀的。

安逸果然讓大腦懵逼,他早該研究真題的!

好在現在還不晚。

此時距離明年二月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他本就將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再好好鞏固一下,那明年的縣試應該有七八成的把握。

但自信歸自信,他不能大意。

說起來,他認真讀書的時間才一年,而其他人最少讀了三四年,多的則是十幾年幾十年。

他從不認為他是天賦型選手,他走的都是刻苦的路子,和本土的讀書人比試,他沒有百分百的信心。

為此,他每日修煉的時間減少,幾乎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讀書上。

莊文見黎蕎明年二月真的要參加縣試,便趁著黎蕎去找他時,給黎蕎推薦了一個人。

莊文自己每日要讀書,還住在縣城,不能日日解黎蕎的疑惑,這其實很不好,有什麽疑惑應該當場解開,不然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其他知識的融會貫通。

恰好莊文早就為三柳村尋好了私塾夫子,所以他就想讓這人先去三柳村,對黎蕎進行一對一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