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獵苑(第2/3頁)

至於“涅托”所在的那個廣場,正對下來的位置恰好就處在這個家族勢力範圍的核心區。

“你說這些徽章都是代表一個個的家族?”聽完柯嵐的解說之後,三十三一臉古怪地盯著地圖嘟噥道,“這一點倒是和方舟挺像的,在普通人眼裏,權力的頂層就是一群權貴門閥……但實際上只有爬到足夠高的層次的人才知道,在這些權貴的頭上,還存在著真正的統治者。”

方舟上真正的統治者指的是“不死船員會”,而在巢都裏,自然就是指的生活在第四層“雲頂”的人了。

“其實我挺納悶的……這群人都已經到了需要躲進地下避難所的程度了……為什麽還能維持如此高水平的生活?這上城區對於生存必要物資的消耗速度簡直可以用驕奢淫逸來形容……都不用細算,上城區一天的消耗,估計可以滿足下城區和底巢整整一年的基本需求……甚至還有的多。”三十三一邊說,一邊試著做出一個能夠表露自己想法的表情,可他試了好幾次,最終還是放棄了。

他長嘆一聲,搖了搖頭,皺著眉說道:“這巢都……真的是一座避難所嗎?”

避難所,顧名思義,是一種為了規避災難所修建的生存工事……就算那些專供富人的高档避難所內部奢華得宛若豪宅,但依舊改變不了避難所的本質——一座避難所,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物資的儲備。

如果不做好長遠的規劃,物資儲備再豐富的避難所最終也難逃化作墳墓或是被廢棄的命運……巢都面積雖大,但生產力卻並不強,很多東西都無法自給自足……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權貴階層,也必須盡可能做到節約,而不是像柯嵐他們看到的那樣,過著比舊紀元地球上的富人階層還要浪費的生活。

拿方舟來舉例,雖然追溯那些貴族門閥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星際漂流年代甚至是舊紀元,但在方舟沒有登陸阿爾法星、人類社會進入新紀元穩定期之前,這些貴族的生活條件並不算好,尤其是在剛剛登陸阿爾法星的那幾年,就算是豪門的少爺小姐,都個個勒緊了褲腰帶,把寶貴且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了最需要它們的地方。

在那個時候,方舟上有錢人和貧民之間最大的區別,大概就僅限於人身安全了和基礎的溫飽了——比如說普通民眾一天只能分到一袋合成食品,貴族大概就能分到三袋,或許還能多一包榨菜。

很多年齡超過五十歲的權貴階層,回憶起那個年代的生活來都還往往唏噓不已——一個幾乎全部都是澱粉和合成脂肪的午餐肉罐頭一家人分著吃,而且還要吃一個星期,這對於在新紀元九百三十年之後出生的少爺小姐們來說,是根本沒法想象的事情。

“或許……他們並不缺乏資源。”柯嵐輕松摩挲著拇指和中指的指腹,思考道,“雖然現在整座巢都都被封在了海底,但在他們主動將巢都沉入海底之前,巢都並不是出於完全封閉狀態的……他們甚至還會定期派出地面探索小隊,盡管這些探索小隊的生還率低得令人發指……唉,要是能搞到一份地面探索小隊的報告文件就好了。”

柯嵐內心突然產生了一種懷疑——“冰封紀元”,是真的如字面意思上那樣的“冰封”嗎?還是說,僅僅只是一種指代的說法?

就像和涅托對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那個詞匯“災厄”一樣?

其實地表之上物資極其豐沛,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人們不得不龜縮在地下……

柯嵐腦子裏冒出這樣的一副畫面:在阿爾法星的地表上,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設施遍布各處,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工廠的流水線上被生產出來……而制造了這一切的人類卻躲進了地底的巢都,只能每隔一段時間派出一小隊人,將這些自動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帶回巢都……而因為某些原因,執行這項任務的小隊成員有著極高的折損率……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就像是運輸物資的車輛所使用的燃料一樣,是一種……消耗品。

但既然都采取全自動化生產了,為什麽不幹脆設置一個全自動輸送線路,直接將地表上生產的物資送入巢都?再不濟,用機器人來代替活人也好啊?

雖然從底巢挑選地面探索小隊是成本最低廉的方案,但同樣也是穩定性最差的方案,誰也沒法確定這一支支臨時組建起來、素質參差不齊的小隊是否能夠完成任務,也沒有人能夠保證,每一支小隊每一名隊員都會忠於職守,盡心盡力地完成自己身為“消耗品”的任務。

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但柯嵐的潛意識卻在一遍遍地告訴他,他剛剛想象出來的那副畫面,已經十分接近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