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驅

拓跋部的意思很明顯,重奪雲中城!

楊崢低估了雲中對拓跋鮮卑的重要性。

當年檀石槐時期,鮮卑人的王城就在雲中,盛樂城。

如果不是涼州輕騎突出,三下五除二攻下了雲中,歷史上,也就是明年,拓跋力微將遷王庭於盛樂,重回故都。

劉珩動作太快,展現出來的戰力太強悍,所以鮮卑部一面靜觀其變,一面聚集部眾,準備反攻。

被拓跋鮮卑阻擋之後,劉珩自持騎兵強橫,欲強行通過,卻被龐青制止,先回稟楊崢。

聽到斥候打探來的消息,鮮卑正在大青山集結,已有五萬騎兵,劉珩不禁有些坐不住了。

“自古雁代雲中便是一體,鮮卑人侵占代郡,自然會西望雲中,三萬大軍,正面戰場我們不是對手。”龐青分析道。

“難道要把雲中定襄吐出去不成?”劉珩不甘心道。

雲中說起來是座城,其實城墻殘破,處處漏風,跌落胡塵一百多年,早已不復當年模樣。

匈奴和鮮卑不擅修城,也沒這個心思,城墻坍塌反而方便戰馬羊群快速出入。

劉珩兩千五百騎兵能這麽輕易攻下雲中城,一大半的原因在此。

不止雲中城,其他城池也大同小異。

守,肯定是守不住的。

城中的鮮卑奴隸更靠不住。

“三萬人又如何?我軍精銳,敵軍烏合,未嘗不可一戰。”馬循年輕氣盛,此前在伊吾,三千騎就擊破了數萬鮮卑騎兵,因此對鮮卑人不怎麽看得上。

“拓跋鮮卑氣勢洶洶而來,必然不肯善罷甘休,我軍若退,則彼必順勢而下,侵入九原、朔方。”田續出身右北平,胡漢雜居,深知草原規則。

力大為尊,兵強為王。

本來這兩支騎兵的主將是劉珩和馬循,但龐青身上掛著宣義司副司丞的職位,又是楊崢的近臣,所以諸將潛移默化中比較重視他的意見。

“敵人集結重兵,必定以為我軍會防守,不如鐵騎突出,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馬循一臉剽悍之氣。

劉珩紅著脖子道:“我劉珩才不管什麽拓跋、索頭的,誰擋在將軍面前,我們就先索了他的頭!否則要我等何用?龐青,你覺得如何?”

龐青道:“但若是將軍要與拓跋鮮卑和談呢?我軍已經深入雲中,不可能再東進,我若料想不差,將軍的和談使者應該在路上。”

馬循道:“諸位大錯特錯,蠻夷素來畏強而不懷恩,大魏強盛,鮮卑匈奴蟄爪伏牙,不敢輕動,若中原虛弱,鮮卑匈奴必張牙舞爪,化身虎狼。我軍打的越狠,彼越是懼我,和談方可成!”

眾人不禁都對馬循刮目相看起來。

暗忖這個來自西域的勇將果然有幾分本事。

“某明白了,只有打服他們,他們才會聽話!那還多說什麽?”劉珩當即扛起狼牙棒。

劉珩、馬循兩個主將意見一致,基本也就沒龐青什麽事了。

回望身後士卒,一個個眼中寒光閃閃。

士卒對軍功的渴望超過了他的想象。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龐青腦海中鬼使神差的想起楊崢曾說過的一句話。

若是制止,他龐青今後在軍中可就“臭名昭著”了。

其實進入河套之後,龐青才真正了解到己方騎兵的強大。

集合了羌胡的彪悍、漢人的勇武。

騎最神駿的馬,穿最硬的甲,提最鋒利的武器。

沒道理會輸。

背後有十二轉軍功激勵,人人聞戰而喜,從不管敵人有多強大。

三萬敵軍,如能大破之,四轉軍功跑不了。

士卒們休養了近一個月,馬力人力都已經達到巔峰。

“你這人就是婆婆媽媽,不願去就留在雲中守城,到時候軍功沒有你的,不要怪我。”劉珩大大咧咧道。

龐青忽然覺得楊崢以劉珩、馬循為主將,其實就是希望多多進取。

“既然要攻,那就事不宜遲,現在起行!”龐青眼中也亮起寒光。

“哈哈,好,你小子終於像個男人了。”劉珩一巴掌拍在龐青肩膀上。

眾人一陣歡呼。

田續看著這群年紀輕輕的將領,心中則多了幾分感觸,郭淮、鄧艾拜在他們手上不冤。

半個時辰後,四千多士卒跨上駑馬,身邊挽著戰馬。

“出兵!”劉珩舉起了狼牙棒。

騎兵緩緩湧動,向著遠處青山奔去。

沿途遇見不明斥候,直接以快馬、弩機射殺。

涼州馬雖然在耐力上不足,但爆發力極強,五十裏內,天下還沒有馬能快的過它們!

輕騎突進,日夜兼程。

士卒們早已習慣在馬上吃喝,有些羌胡士卒甚至能抱著馬脖子小睡一陣。

第二日晌午,趕到大青山時,敵人竟然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