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忽變

自從穿越之後,楊崢就沒睡過一個好覺。

不是提心吊膽,就是為食物發愁。

夜裏睡覺都要抱著刀,還不敢睡熟,生怕半夜被野獸叼走,或被蜀軍割了腦袋。

眼下回歸大軍,心中總算踏實了。

也就睡的特別沉。

夢中閃過一道道身影,前世今生,不斷重疊,有前世父母、上司,有今世的老父,有大將軍曹爽,有那死去的武衛營兄弟,甚至還有龐會……

不過最深刻的卻是一道朦朧的身影,教自己讀書,教自己習武,但無論如何,始終看不清那張臉,只覺得他的眼睛如刀鋒一般銳利,穿透了迷霧,刺入自己腦海中,如同印記。

似乎自己身上也纏繞著迷霧。

一覺醒來,五月的陽光正燦爛。

感覺全身的力氣都回來了,傷口也不那麽痛。

“將軍醒了。”趙登一臉欣喜。

王喜、令狐盛也圍在身邊。

楊崢揉了揉昏沉的腦袋,卻忽然聽到外間隆隆的戰鼓聲。

“大將軍正在攻打沈嶺。”令狐盛望著營帳之外。

雖然知道沈嶺必破,但付出多大代價,就是兩說了。

此次興勢之戰,蜀軍三四萬的兵力,擋住曹爽十二萬大軍,王平、費祎足稱當世名將。

而且費祎還是以政略著稱於世,他絕不會輕易放草率過沈嶺。

過不多時,外間傳來廝殺聲。

楊崢與令狐盛、趙登、王喜走出營帳,只見北面山坡上,無數黑甲魏軍沖向山嶺。

山嶺之上箭如飛蝗,擂木滾石如雨紛紛而下。

魏軍還未沖上半途,已經伏屍遍地,鮮血如同溪流一般緩緩流淌而下。

傳說蜀軍的弓弩都是諸葛丞相特制的,五十步內能透重甲。

正是這些弩兵,極大克制了魏國的鐵騎。

但弓弩對後勤壓力很大,箭矢也是消耗品。

戰鼓聲漸漸急促起來,付出一定的傷亡,魏軍士卒仍舊亡命向山嶺發起進攻。

大將軍曹爽與雍涼都督夏侯玄親自督陣,武衛、中壘、中堅、雍涼諸軍皆奮力向前。

無論士卒心中怨氣和不滿多大,回到關中是一致的願望。

楊崢此前見過的都是小場面,兩三百人的械鬥,而現在是漫山遍野的大場面,無數大好兒郎慷慨赴死,他胸中也不禁熱血沸騰,居然沒有絲毫的膽怯。

或許他已經完全適應了新的身份,以及這個時代。

又或者他心中原本就有一個英雄夢。

想來書中記載萬軍之中取敵上將頭顱,是何等的雄壯。

殺聲震天,蒼天亦為之變色。

半個時辰後,蜀軍箭雨漸漸稀落起來,而山坡上,到處都是箭支,仿佛蘆葦林一般。

就連擂木和滾石都稀少了。

魏軍以人命鋪出一條血路。

十幾個驍將提刀沖在前列,如同洪水,自下而上湧上山嶺。

不到一個時辰,蜀軍的旗號一一被斬落,山嶺上全是黑甲。

蜀軍向山林中退去。

北面各嶺的戰鬥也差不多結束了。

漫山遍野響起魏軍的歡呼聲。

身邊的趙登、王喜跟著歡呼。

楊崢也忍不住欣喜,回到關中,就向曹爽請求外調,混個屯田司馬、縣尉總不難吧?

若曹爽念著情分,弄個刺史當當,豈不是成了一方諸侯?

不過這只能是做夢。

但凡能在曹魏擔任刺史的,無一不是世家大姓。

家族根基深厚。

自己這種情況,就不要幻想了,上去了也坐不穩。

無論如何,先脫離他這艘破船再說。

也許原主對曹爽有主仆之情,但楊崢沒有。

所以沒什麽心理負擔。

總不能看著前面是個大坑,眼睜睜的往裏面跳吧?

心裏打著算盤,身邊令狐盛道:“蜀人根本就沒想死戰,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蜀人必會在後掩殺!”

這句話是孫子兵法中說的,楊崢這個後世人知道不足為奇。

但從令狐盛口中說出就不簡單了。

這時代不是什麽人都能接觸兵書的,其實無論什麽書都被世家大族壟斷。

當年劉備入蜀,連本尚書都找不到,還是諸葛亮憑記憶默寫。

自曹丕采納陳群之策推行九品官人法以來,朝中官爵便被壟斷了,但凡在朝中立身的,都有深厚背景。

名將張郃在官渡大戰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入曹魏以來,兢兢業業,屢立戰功。

名分給的高,卻一直在外圍晃蕩。

司馬懿後起,輕松壓在他頭頂。

就連曾經的下屬郭淮,憑借太原郭氏,舉孝廉出身,短短幾年便蓋過了張郃。

包括司馬懿在內,曹爽、夏侯玄、郭淮等等,世代為官為將。

魏國到處是官二代將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