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文光削藩

軍神,開國大將軍之子,文武雙全,尤其是在軍事上,繼承了其父親天賦,用兵如神,曾在文光登基時,鎮壓過不少叛亂,無一敗仗。

文光歷一百六十年秋,真正的大地震來了。

軍神林平領兵十萬南下,三位渡劫之王隨行,合圍周王府。

周王並未反抗,軍神暫管周王城,且令人將其以及妻兒壓回京城。

“沒想到,周王竟是截殺欽差大人的元兇。”

“是啊,以周王的身份,要什麽得不到,為何要去截殺聖上親派的欽差大人,難不成,真的是王府間的鬥爭,欲陷害安王?”

“不過周王何等強大,為何不反抗呢?”有人悄悄的討論說道。

“如何反?周王在南域中心,不像安王齊王,鎮守邊關海域,可以擁兵十萬,而且他敢反嗎,理由呢?現在只是扣回京城,若是反了,恐怕聖上會揮師百萬剿滅,如此,恐怕更合那位心意。”

周王壓至京城三日後,懲處結果傳出。

王爺犯法,如庶民同罪,收回周王王印,廢去修為,一家貶為庶民....

“王印,與仙朝氣運相連,收回王印,已能讓周王跌落境界,再廢去修為,這懲罰很重啊,不過聖上聖明!”

仙朝內部是最震撼的,議論紛紛,但也不敢過多妄議,事關當今聖上。

而仙朝外的幾大超級勢力不同,他們完全是在看戲。

“王侯將相,成王敗寇,夏太祖當年何等驚為天人,以一把凡鐵劍,便敢反了盛大的前朝,怎麽他的兒子卻這麽慫,一聲反抗都不敢出。”

“別幸災樂禍,只想著看戲,還以為跟亂世呢,奪一塊地盤便可廣積糧,緩稱王?大夏正值太平盛世,誰反誰死,我倒是希望諸王侯全反,還有機會。”

“幾年前帝星移位,果然是一個信號,文光懼怕這一個個擁兵自重的藩王,便想先聲奪人。”

“什麽帝星暗淡位移,我看呐,就是文光自導自演的一場戲,恐怕自這位大夏國君登基日起,便有削藩之意,估計,周王只是一個開始。”

外面勢力吃瓜討論時,各大王府卻憂心忡忡,人人自危。

安王府城。

“軍神合圍周王府當日,有人看到安平郡有渡劫強者出沒,離開的方向正是周王府。

恐怕咱這位聖上早就想對諸王出手,意圖削藩,安平郡那位渡劫強者,恐怕是很久之前欽差大臣請命時,便已潛伏在那。”

“慎言!聖上決定豈是我等能非議的,還是靜觀其變吧。”

“也只能如此,只希望周王罪名皆坐實,並非削藩。”

周王廢去後,過了兩年,文光沒再有動作,諸王得以喘息。

但自這一年後,世上再無周王城,南域稱霸幾千年的周王府破滅。

文光歷一百六十二年夏。

軍神與三位聖師齊心協力,將南域周王府王陵遷至皇陵。

往後,南域三分之一氣運,盡屬皇陵,成為皇陵氣運的一部分。

周王城成為南域第十九郡城,由朝廷派人擔任郡守,掌管王府一地諸多事務。

“周王府廢去也罷,為何要搬遷王陵,我等耗費天價,於王陵外下葬,求一絲氣運,聖上這麽做,置我們於何地,就不管不問不補償嗎?”

“這些交易本就是與王府,聖上可沒拿一顆靈石,你這話就不對了。”

“可是周王府破滅,所有財產還不是進了國庫?”

“這更不對了,大墓以競拍方式售出,王府拿去大半,不過要養諾大王府,以及管控王城等,也有花銷,而其余小半入了氣運師口袋,總不能讓聖上全額賠你們吧。”

“話說回來,周王府氣運師,除了尊貴的聖師以及幾位金鱗紫鶴宗師入了皇陵,其余人等,應該是遣散了....”

是年夏天的尾巴,接近蕭瑟的秋季,周王城附近發生上百次戰鬥截殺。

被殺的皆是遣散的氣運師,普遍修為不高,但搜刮出的靈石,都堪比真尊財富了。

紫園中。

慣例的氣運師論道變得意興闌珊,所有人興致皆不高。

周王被廢之事,鬧的各大王府人心惶惶,很多城內的家族強者皆想出走。

周王未反抗,沒有生出波折動亂,但削藩之意明顯,其余王侯未必會坐以待斃,若是反抗,王城首當其沖,不管結局如何,城池必遭受毀滅性打擊。

城中勢力不敢賭,尤其是相對於安王齊王這些強勢,又擁兵自重的王府。

所以自周王事發時,便有家族不斷搬遷。

而周王府王陵搬遷,讓本就有些蕭條的各大王府更加荒涼,像紫園,原本熱鬧非凡的大幕拍賣行幾乎無人問津。

“如今論道還有意義嗎,我都拿了好多個大墓名額了,可一個也沒賣出去。”

有氣運師低語,有些失落。

“怎麽沒意義,論道初衷,是希望我等相互印證交流,共同進步,若是一味的追求大墓名額資源,便失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