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容昭滿是冷意的聲音一出, 原本還有心看兩位皇子爭鋒的一眾大臣霎時間心裏打了個激靈,久違的恐懼襲上心頭。

雖然容昭兇名赫赫,但最近兩年,他來朝會基本都只是走個過場, 除了戰事相關, 更是從來懶得發言, 以至於這些大臣們都有些忘了這人有多可怕,第一時間還想著看他和譽王爭鋒。

然而當一股陰鷙煞氣伴隨著容昭冰冷的聲音彌漫開來, 感受到瘆人壓力的眾大臣頓時渾身僵硬, 腦海裏不受控制地回憶起了當年才十六歲的容昭,當朝斬殺了一個狀告他謊報軍功、殺良冒功的監軍, 如注的腥紅鮮血噴在盤龍柱, 把莊重的太極殿染紅了的場景。

恐怖的血腥味道縈繞在整個大殿,那倒黴的家夥被斬下的頭顱甚至就那麽在他們腳邊滾了一圈, 臉上還殘留著錯愕而可怖的神情。

永宣帝坐在龍椅上看著這一幕,再被剛殺完人的容昭冷冷地看了一眼, 猝不及防間也被嚇得面如土色,更別提他們這些離得更近的大臣了。那是生怕厲王的劍下一刻就要揮到他們脖子上,嚇得兩股戰戰,沒幾個還能站穩的,大都一下子軟在了地上。還有十分不體面的,倒在地上手腳並用,拼命想躲得離容昭和屍體遠一點。

當年的容昭那是真的兇煞,如今這幾年下來,不得不說這位已經比當初顯得理智多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大家知道了他的可怖, 從此以後便小心翼翼,不敢再真惹怒了他。

那監軍因為在軍中試圖違逆容昭的意思不成, 反而被容昭教訓了,便急著回京給容昭編造了罪狀,甚至說容昭殺良冒功時還連帶扯上了靖國公。

或許這樣確實有用,甚至戳到了容昭的軟肋,但那監軍卻沒想到,代價卻是他當場直接丟了命。

永宣帝本想借此懲戒容昭,然而容昭到底也是皇子,本身又是個殺神,那些大內侍衛甚至都不敢近身,最後還是容昭自己甩下這一朝的人大步走了。

加上西北軍本就不滿那監軍,得知永宣帝要懲罰容昭更是軍心浮動,最後永宣帝只能表面上說是讓容昭閉門思過了一段時間,就沒法再追究了。

從此以後眾人都意識到容昭是個得罪了就可能直接沒命的煞星,而且就算輕易殺了人也不會怎麽樣。除了譽王晉王這樣身份貴重,容昭也不能輕易動手的人物,其他人都再也不敢當面去觸容昭的眉頭。

不過就是譽王,也怕容昭會一時沖動發瘋,連他都殺,因此在給容昭找麻煩這事上也是頗為謹慎的,至少不怎麽會當面挑釁。

這回譽王出言諷刺了一句,主要是來時被容昭刺激了一下,但同時也是因為覺得這事並不會真正刺激到容昭,所以才會自己直接說了。

畢竟容昭怎麽會在意祝子翎的死活呢,估計頂多也就是不滿外面的流言傳自己府上的醜事罷了。

不過他對這種事應該早就習以為常了,多半氣也氣不了多大。

譽王本是這麽以為的,卻不想容昭的反應明顯比他想象的要大。感覺到容昭視線裏冷冽的寒意,譽王頭皮發麻,幾乎被巨大的壓力擠壓得要窒息,甚至都無暇去顧及容昭的話幾乎就是明著在罵他是蠢貨。

其他大臣們更是一時間噤若寒蟬,大殿裏突然寂靜下來,落針可聞。

坐在上首的永宣帝見狀不由臉色鐵青,想要開口,又怕反而刺激得容昭進一步發瘋。

所幸容昭只發怒了片刻,便略微收回了那兇戾的煞氣。譽王這才得以喘息,但卻不敢再繼續挑釁,只能幹笑著道:“四弟所言有理。這坊間傳聞自然是不能隨意相信,所以本王才說流言無稽不是?”

容昭盯著他,淡淡道:“你最好知道。”

譽王看著容昭黑漆漆的眼珠,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脊髓竄上來,不受控制地汗毛直豎。等容昭冷冷地轉過頭了,不再理他,才忍不住松了口氣。

然而等危險感逐漸消失,譽王又不由地在心裏恨恨咬牙,越發看容昭不順眼,偏偏一時又不敢再說什麽。

其他大臣面面相覷一番,也都不敢再說話。

倒是晉王見到此番場景,成了在場難得高興的人。雖然這事對他也沒什麽好處,但看到譽王在容昭那碰了釘子,晉王就覺得一陣痛快。

於是在其他人都僵硬地不出聲的時候,晉王卻笑呵呵地說道:“這等流言一聽就是胡編亂造、聳人聽聞,只有那無知愚民才會信以為真,想來眾位公卿都不會是四弟口中說的愚蠢之輩,二弟又何必拿到這朝會上說話?豈不是反倒貽笑大方了?”

譽王被晉王這一擠兌,越發怒氣上湧,想要反擊一二,這時上首的永宣帝皺著眉開口了:“行了。”

永宣帝看著這幾個兒子之間勾心鬥角,尤其是注意到譽王完全被容昭震懾住,那些大臣們更是個個對容昭生畏,越發感到不虞,沉聲終止了這個話題:“既然是無稽流言,就不必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