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四時好(四)(第2/3頁)

李昔真說。

“我便是先帝過繼來的養子,他們若催得緊,我便從宗室裏過繼一個又有什麽要緊?”

趙益不是先帝,他對於親生子嗣沒有那麽多的執拗,“你也不要勸我。”

李昔真理了理他的發髻,“官家,倪小娘子請我們明日去她家中一聚,她要回雀縣了,我們合該為她送行。”

提及倪素,趙益一怔,隨即他擡起頭來,“那是嫂嫂,我們自然該去。”

——

五月底的市面上添了三十余種桃子,蔡春絮才從老家回來,倪素與她兩個上了趟街,便買回來滿滿一籃子。

黃昏時分,恰逢孟雲獻與姜芍夫婦二人過來,倪素看見孟雲獻手中提著一壇子酒,一只燒鵝,“義父,我不是說不必帶東西來麽?”

“他說這是他平日裏都舍不得喝的好酒,”

姜芍面上含笑,走過來攬住她的手臂,“這燒鵝是我挑的,城南那家燒鵝店是雲京一絕,早前我就想買給你吃,可你在病中,不好用這些葷腥。”

“多謝義母。”

倪素笑了一聲,“咱們進去吧。”

才掀開簾子到後廊裏,孟雲獻嗅到飯菜的香味,他不由笑道,“是那個叫青穹的小兄弟嗎?這香的,我倒真餓了。”

他話音才落,灶房裏跑出來一個滿頭大汗的青年,他依舊裹著頭巾,眼睛濃黑,手中端著一碟清炒時蔬,“孟相公,孟夫人你們來了?快請坐!”

院子裏一張圓桌,上面已經擺好幾道菜,青穹將炒時蔬放到桌上,孟雲獻正欲說話,卻聽灶房裏的動靜卻沒有停。

他看著在搬椅子的青穹,心中疑惑,“阿喜,你們請了誰在灶房裏忙?”

倪素才將籃子放到廊椅上,煙熏火燎的灶房裏走出來一人,他身著淡青的圓領袍,衣襟潔白,發烏而睫濃,正將自己挽起的衣袖放下來,他身姿頎長又挺拔,在日光底下一張面龐神清骨秀,“孟相公,夫人。”

青穹只見孟雲獻手中的酒壇子與燒鵝倏爾下落,他立時伸出雙手去,及時接住。

姜芍也愣在原地,半晌都說不出話。

孟雲獻至今憶起那夜,還恍如身在夢中,十九歲的少年提燈,身形淡薄得像霧,在他的面前,向他施禮,請他放下。

而今,朗朗日光底下,少年依舊是十九歲的模樣,俯身作揖,清峻守禮。

孟雲獻看著他,發覺他的身形竟不似那夜,五月底的日光已見熾盛,落在他的身上,卻沒有顯出他身為鬼魅的那分淡薄。

他情不自禁,不敢置信,“……子淩?”

倪素將徐鶴雪拉到院子裏來,在孟雲獻與姜芍的面前站定,“義母義父,是他。”

“你回來了?”

孟雲獻眼眶泛酸,他擡起手,想要觸碰,卻又停滯在半空。

徐鶴雪低首,“是,我回來了。”

“我聽見了您的聲音,多謝您為我收殮。”

“那算什麽收殮?我連你的屍骨都找不到,就是衣冠冢,我也不能……”孟雲獻聲音發顫,“遲了十六年,若沒有那斷槍,子淩,我們如何來的臉面在你的靈堂之上見你啊……”

“這些並不重要,若沒有您,沒有永庚,若你們不曾孤注一擲地為我,”徐鶴雪說著,握住身邊女子的手,“我如今也沒有這樣的機會返還陽世。”

“義父義母快別傷心,快來坐。”

倪素松開徐鶴雪,將孟雲獻與姜芍兩個推到桌前坐著,她轉過臉,“灶房裏還有菜嗎?”

“只有一個湯了,我去端!”青穹將燒鵝的油紙解開,才拿來幾只杯子,聽見倪素在問徐鶴雪,他便立時轉身又往灶房裏去。

“子淩也吃這些嗎?”

姜芍壓著些淚意,擡起臉來,不確定地問。

倪素與徐鶴雪相視一眼,她對姜芍笑了笑,“吃的。”

“早知子淩在,該我來做這頓飯才是,”姜芍用帕子擦了擦臉,“這麽多年,子淩怕是忘了我的手藝了吧?”

徐鶴雪蒼白的面容上沒有太多的表情,甚至於他的聲線都是冷淡的,但即便是如此,他說話也能使人感覺到一分人的溫和,“是,許多年沒有在您家中吃過飯了,那時年幼,多虧您照拂。”

“我這就去做一道來給你吃。”

姜芍眼眶又熱,起身挽袖。

“我來幫您。”

倪素挽著她的手,與她一道往灶房裏去。

今日重逢,沒有人鬼殊途的芥蒂,婆娑樹影底下光斑漾漾,太陽照得人暖融融的,故人相見,唯有溫情。

倪素與姜芍青穹都在灶房裏忙,孟雲獻將酒壇子開了,自己先喝了一口,喉嚨燒得厲害,“子淩,你看我們,都老了是不是?”

“這是我求不來的事。”

徐鶴雪端著酒碗,說道。

孟雲獻苦笑,“若不是我與崇之推新政,得罪了太多的人,青崖州徐氏這一脈,也不至於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