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鵲橋仙(六)(第2/3頁)

“聖人先賢,可沒有誰如此不講公義道理。”

“其實潘有芳有一句話說得很對,若真論起罪,我對玉節將軍也有罪。”

孟雲獻眼瞼發澀,“當年官家說他不堪宗室與部分官員所擾,催促我與崇之趕緊在新政上做出些政績,官家以新政為由,令我們使出渾身解數與宗室鬥,與底下的舊派官員鬥,如此他便隔岸觀火,制衡各方,其後果,便是牽累了清白無辜的玉節將軍。”

敢為武官提權,無異於撬動大齊文官全體的利益。

玉節將軍徐鶴雪的死,是以南康王為首的宗室給張敬與孟雲獻二人的報復,亦是部分文官對於自身利益的維護。

“是敏行言辭不謹,”

裴知遠朝他作揖,“孟公,我只是擔心您,想讓您先顧好自己,如今擺在咱們眼前的,是嘉王這一關,只有捱過此關,咱們才能圖謀後事……”

“不是您說的麽?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忍。”

“是啊……”

孟雲獻身上裹了兩件披風,可天寒地凍,他依舊覺得這身子骨捂不熱,廊廡外飛雪彌漫,他止住咳嗽,“欲成大事,必先有忍。”

“眼下,咱們得先護好嘉王。”

裴知遠才點點頭,又“嘶”了一聲,“我忽然想起還有個事忘了跟您說。”

“黃宗玉的事兒?”

孟雲獻將空空的茶碗塞給他。

“您知道今兒官家在慶和殿召見他了啊?”裴知遠臉上露了點笑意,“那您猜猜是為什麽?”

“你說。”

孟雲獻這幾日病著,沒功夫跟他兜圈子。

“您可還記得之前的冬試舉子案?為兄長伸冤,敲登聞鼓的那位倪小娘子您應該還記得吧?”

“如何不記得?”

談及此女,孟雲獻眼中流露幾分贊賞之色,“同川的奏疏裏不是也提及了她?想不到她離開雲京,卻是去了雍州,聽說她還隨軍去過蘇契勒的駐地,在城中救治軍民,如此膽識,可謂是女中豪傑。”

“嗯,黃相公給她的醫館送了塊匾。”

“給她送匾?”

此事孟雲獻卻是不知。

“嗯,還親自題字落款。”

“他黃宗玉的書法也算千金難求,平日裏誰找他都難,怎麽他竟主動為此女題字送匾?”

這實在不符合黃宗玉平日裏的行事風格。

“嗯我猜,”裴知遠頓了一下,“只是猜測啊,有沒有可能是貴妃娘娘想撮合親事?您看啊,這倪小娘子如今這名聲極盛,黃相公呢,又自恃家風清正,當然啊,他們家清不清正的,有目共睹,不過,今兒貴妃召見倪小娘子了,我聽人說了一嘴,那小娘子離宮時,是一瘸一拐的,一看就是受了罰的。”

孟雲獻略微一思忖,黃家並無其他適齡的男子,若是貴妃因著親弟吳繼康而有意為難倪素,黃宗玉的確有個次子是很不錯的人選。

“黃立三十幾了?”

“三十二了,聽說人雖然病病殃殃的,但打罵人可不含糊。”

孟雲獻聽了,卻將裴知遠上下打量了一番。

裴知遠見他神情古怪,“您看什麽?”

“這些事,你如何知道得這麽清楚?”

裴知遠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我夫人在家就願意與我說她從那些官員夫人那兒聽來的雜事,您也知道我記性好。”

孟雲獻笑了一聲,但思及那位倪小娘子如今的處境,他又皺了一下眉頭,“那小娘子,如今怕是不好過。”

正是冬月,雲京的雪時大時小,卻不見停。

苗太尉因親弟苗天寧身死的真相而受了刺激,這幾日都生著病,作為兒媳,蔡春絮也不便在外久留,與倪素說了會兒話,便回府裏去料理事務。

青穹自蔡春絮走後便一直坐立不安,“倪姑娘,這可怎麽辦?若是官家的旨意下來,你豈不是就要嫁給那個三十多的病秧子男人?偏偏徐將軍他又不在,若他在……”

“若他在,又能如何?”

倪素點燃立香,就在香案前數供果。

“那,就讓他帶你私奔!”

青穹動作遲緩僵硬,來到她身側,大聲道。

“私奔”這兩字落來倪素耳畔,她忍不住笑了一下。

“倪姑娘!”

青穹急得不行,不知道她自己陷於這樣的境地怎麽還如此安然,“徐將軍,徐將軍他心中是很珍重你的!”

倪素數供果的動作一頓。

“真的!”

青穹蹲下來,“還記得你跟著他去蘇契勒軍營的那回麽?你被馬蹄踩傷了肩膀,他抱你回來的!那個時候你昏迷不醒,我問過他的!”

“你問他……什麽了?”

徐鶴雪不在,青穹什麽也不想瞞了,“我問他心中是如何想你的,他對我說了三個字——‘不敢毀’。”

倪素頃刻忘了自己在心中數的數字,面前的供果成堆,她半晌才側過臉,看向青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