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水龍吟(六)(第2/3頁)

他想再見老師一面。

哪怕,只是一眼。

他蜷縮在樹幹枝影裏,在滿耳熱鬧嘈雜聲中,意識有一會兒混沌不清,甚至他的眼睛在日光底下都有一會兒看不清。

“老師!老師……”

有個人踉蹌地跑出宮門,哽咽大喊。

徐鶴雪勉強睜起眼,底下那個人穿著朱砂紅的官服,跌跌撞撞地往前跑,後頭則有人喊,“賀學士!”

賀童。

徐鶴雪立時想起這個名字。

那是他的師兄。

後頭的幾個官員則招手喚來自己家中的馬車,有個官員一邊擦汗,一邊道,“官家這是真要處斬張相公?”

“大不敬與結黨兩項都是死罪……”

他們並未注意,一旁的樹蔭底下有風拂過,枝葉顫顫。

倪素找了徐鶴雪很久,她提著燈從天不亮一直在街上尋他的蹤跡,她時不時地總要看自己的衣袖,那團只有她能看見的霧氣,至今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

“倪小娘子!”

忽然有人叫住她。

倪素回頭,認出那年輕人正是之前幫她送過書的書肆夥計,他很快從書肆裏出來,到她的面前,“您上回要的書,小的都已經幫您找齊了!”

“什麽書?”

倪素一時沒想起來。

“您不是要與孟相公有關的所有書籍麽?怎麽您給忘了?”夥計笑著說。

經他提醒,倪素才想起來是有這麽回事。

她注意到徐子淩似乎很了解孟相公,猜得到他的打算,也清楚他的脾性,連孟相公用鹽多少,他都知道。

孟雲獻也許便是他的老師。

倪素曾這樣猜測。

所以她才找了這個送書的小哥,想買下所有與孟相公有關的書籍送給他。

若不能面對面的相見,那便在紙上見一見。

“這便是所有了嗎?”

進了書肆,倪素將燒幹凈蠟燭的琉璃燈放在桌上,看著夥計抱了十幾卷書出來。

“倒也不是……”

夥計撓了撓頭,壓低些聲音,“還有一卷,是孟相公的雜記,原也有的,只是後來被官府給禁了。”

“為什麽?”

“因為,孟相公在那上頭誇贊了一個人。”

見倪素面露迷茫,夥計便神神秘秘的又添一句,“就是十六年前投敵叛國的那個將軍。”

倪素心中一動,她總覺得自己觸及到了什麽,“小哥,就沒有抄本嗎?”

夥計臉色一變,但見倪素神情認真,他猶豫了一下,“也,也不是沒有,但……”

“我可以多付錢。”

倪素從袖中取出幾張交子。

私底下賣幾本禁書也不是什麽稀奇事,何況孟相公如今是當朝宰輔,如今不知多少讀書人與眼前這女子一般,搶著集齊孟公所有的書卷。

夥計也不是第一回 大著膽子做這樣的事,見了錢,他便偷偷摸摸地將一本書塞給倪素,“小娘子可千萬小心收藏!”

“我知道的。”

倪素接來那本雜記抄本,在書架的那片陰影裏接連翻了數頁,終於找到那小哥所說的那一篇。

倪素並非沒有聽過十六年前投敵叛國的將軍的名字,可孟雲獻卻在此篇稱他作——“子淩”。

徐鶴雪,字子淩。

而使孟雲獻這卷雜記成為禁書的,是他在此篇中誇贊當年十四歲進士及第的徐鶴雪——“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倪素指節松懈,書卷幾乎要脫手。

“官家要斬張相公!”

門外忽然有個年輕人氣喘籲籲地跑來。

“什麽?”

在書肆中看書的數名年輕人幾乎是立時丟下手裏的書卷,跑到他面前去,“你莫不是吃醉了酒?”

“張相公那麽好的人,如何官家便要斬他?竟不議罪,便要立即斬首?!”

“快!咱們快去!”

他們全都跑了出去。

倪素將那卷雜記塞回夥計手中,急匆匆道:“先請你代為保管,之後再一塊兒送到我家中來!”

夥計還沒來得及應聲,便見她提裙跑了出去。

他回頭看著桌上的琉璃燈,“誒!倪小娘子,你的燈!”

菜市口的刑台之上,張敬被人褪去外面那件紫色官服,跪在斷頭台前。

“張相公!”

聞風趕來的許多讀書人推開擋在前面的人,在刑台之下,被軍士攔著不能再靠近,他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喚他。

張敬冷靜地看著刑台之下越聚越多的人,數張陌生的臉孔在喚他,他向來嚴肅的面容上浮出一抹笑意。

清風吹拂,他花白的胡須隨之顫動。

“你們這些後生,哭什麽?”

他提高聲音,“人終有一死,我張敬活到今日,已是活夠了,但你們不一樣,你們還年輕,血還是熱的,因為是熱的,你們更該珍重自身,謹記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麽,謹記先賢交給你們的道理,若入仕,為君也要為民,若育人,則自己首要立身要正,大齊,終究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